富春江通信集团董事长
1985年.孙庆炎还是富阳邮电局一名普通干部。他和同事到上海采办金属电缆时,发现电缆十分紧俏,不仅要排队,还要开后门才能买到。这一幕深深刺激了孙庆炎,他当时就萌发了个想法:富阳有铜的资源,也有冶炼的基础,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我们自己办一个电缆厂?
孙庆炎把这个想法带回了富阳。邮电局的领导研究后,决定创办通信电缆厂。一家力量不够,就联合了以铜冶炼为优势的富春江冶炼厂,金桥乡政府也出了十亩地。不料,原厂长却在中途退出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孙庆炎摔破手中的金饭碗,放弃了一个待遇优厚的国家职工的地位,走上了一条艰辛的创业之路。
没有钱购置设备,他就买别人换下来的旧机器,经过修补后,将就着用;没有厂房,他就好话说尽,请个体建筑户垫资修造。万事具备了,只欠技术力量。可是这么一个资金缺乏的小厂,怎么去高薪聘请技术人员?“我们没有钱,但有诚意。”孙庆炎十几次赶赴上海,终于感动了上海电缆研究所的一对老夫妇。就这样,一个条件简陋的企业从无到有,总算办起来了。
终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生产出了一百对以下的通讯电缆。产品技术过关,又适逢短缺经济,企业当年产值就达到100多万,通讯电缆厂从此站稳了脚跟。
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制度相当不合理。体制的弊端直接影响了电缆厂的发展,厂里许多骨干力量都纷纷出走,电缆厂陷入空前的危机。怎么办?阻止是不可能的了,但是要限制他们,不让他们发展得那么迅速却是可以做得到的。孙庆炎却说:“让他们走,搞通讯电缆仅靠我们一家是不够的,他们出去办企业可以促进在产品、人力资源、资本方面的互补。压力就是动力,富春江通讯电缆厂可以在良性竞争中成长,和众多蓬勃发展的企业一起,共同带动富阳的区域经济甚至浙江省的通讯电缆行业的发展。”如今,富阳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光通信基地,这与当年孙庆炎的大度不无关系。
1998年,富春江集团在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下,进行了公司产权制度改革,企业的产值连续翻番。1999年5亿多产值,到了2000年就激增为10亿,2001年又翻了一倍,达到二十一亿。职工年收入每年递增,人力资源也进入比较稳定的阶段,2001年人员流动率没有超过5.9%。
孙庆炎多年的苦心经营换来了富春江集团今日的繁荣。2002年,整个光通信行业形势严峻。富春江集团仍然硕果累累。企业实现销售总收入20亿元,总产值22亿元,利税1.4亿元,出口交货值6000万元,总资产为17亿元。公司在房地产业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杭州永通信息广场还在建设中,所有的房子已经被抢订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