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
用8亿元和自己的名声作赌注,李开复试图创造一个集天使投资、VC、软件公司、猎头、孵化器为一体的新模式。
“我不是你们所想的‘创二代’,我做的事情跟世界上任何人都不一样。”
这是9月10日下午,48岁的李开复带着自信十足的微笑,用一种温和却不容辩驳的语气,回答了《创业家》抛出的第一个问题。
就在三天前,这位中国最著名可能也是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高调从Google中国离职,结束了其19年的外企生涯。他的新计划是一个名为“创新工场”的独特公司,在他身后,站着一群如刘宇环(美商中经合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柳传志、俞敏洪、陈世骏(Youtube创始人之一)这样的强力支持者。
一个相当大胆又堪称精巧的商业设计。按照李开复的计划,创新工场将在1年内建立一个110人规模的团队,有志于创业的人带着自己的独特技能和想法,——而不是商业计划书——加盟(当然,前提条件是有幸被他看中),这些想法将在创新工场中得到讨论验证的机会,经过投票排序等类似谷歌内部的筛选方式,决定是否为之正式成立项目、组建团队、进行开发,但李开复拥有最终的决定权。
创新工场每年产生的20个项目中,有10个将获得50万美元甚至更多的天使投资,李开复希望其中会有5个项目可以发展为独立的公司,并拿到A轮风险投资(来自外部)。而创新工场和这个项目的团队成员也会获得相应的股份。
李的目标是,5年内用8亿元的投入,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几个领域创建出25家创新企业。请注意,他使用的是“工场”,而非“作坊”或者“工厂”,它“同时代表了批量和精致”(李开复语)。
“乌托邦”
“我们不是孵化器”,李开复拒绝了这一标签。
“在中国,孵化器几乎等同于房地产,我可不希望别人说李开复去搞房地产了,在我们这里谁说孵化器就会被罚一块钱”,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强调。
“我们跟‘联想之星’不一样。”后者是柳传志眼下最看重的一个项目。利用联想控股的管理和投资资源,对中科院和社会上的一些有志于或正在创业的科学家进行为期一年的CEO培训。“它们是努力把一些科学成果转化成商业,而我们的项目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商业导向”,李认为自己的成功概率会更大。
他更愿意用“创业平台”这个模糊的称呼来定义创新工场:提供办公场所、申办营业执照、租用服务器带宽、起草法律合同等后勤服务;内部对项目进行筛选评估;为一个项目招募匹配最合适的人才;各个项目开发的数据库、技术将会积累下来,全公司共享,以降低其他项目的开发成本;李开复以及他的合伙人将会“细腻地”指导创业团队;最终还将帮助项目引入风险投资。“我们把天使、VC、猎头、软件公司、孵化器5个东西的精华融合在了一起”,李开复说。当然,目前这一切还仅仅存在于纸面上。
在他看来,中美两国的创业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后者已经是个优胜劣汰的自然生态系统,所有人都相对成熟、信息通畅、人际网发达、资本自由流动,在这里进化论决定一切。而创新工场则希望在中国这个严酷的环境中搭建一个培育创新企业的“温室”。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乌托邦?”《创业家》问。
“你可以这样理解,”李开复并不反对这个通常被认为有着“空想主义”内涵的称呼。
“我做的每一个工作都是乌托邦,微软中国研究院是当时全中国的跨国公司中唯一真正的研究环境;谷歌中国做到了像美国总部一样20%的从下到上的创新,我最自豪的是,它们都在小范围成功了,我最失望的是它们都没能扩张到外面去。因为当时周围都是竞争对手。创新工场也是一个乌托邦,但我希望它有扩张的能力,因为现在我的周围都是朋友。”
Leader?Founder?
在短短两天里,李开复收到了12000份简历。
显然,这与其多年来在中国青年学子心中树立的良好形象有关。但这一次,李开复做的绝对不是一个大学生创业项目。
“未来我想吸引的人,主要是那些大公司里真正的职业经理人,知道怎么做business,赚钱,做总经理,PL(损益表),做产品。这种人是在过去的15年中慢慢出来的,到今天有一批三四十岁的居多,互联网领域可能相对年轻一点,传统领域年纪稍大一些。这批人是很容易培养成为创业者的,也只有他们能做创业领导者。”
“创新工场的目的就是把职业经理人出来创业的门开得更广一点,本来只有那些钱赚够了,经验资源很足,大旗一挥就会有很多追随者(这正是《创业家》常说的‘创二代’),或者是干脆不要命的人去创业,而我这里100%能独当一面的就不要来了,其他需要帮助的,不管要命不要命的我们都欢迎。”李开复笑称。
万里挑一的标准是什么?“努力、聪明(够聪明就可以,但不用天才)、会实践(但不建议什么事都自己做)、热情”,李开复自称这些就足够了。
请注意,李开复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是“Leader”。这个人可以是Idea的发起者,也可能不是。他很可能长于销售、产品,而非技术,甚至一开始也不是该项目的No.1,但被后来的投资者视为最适合当CEO的那个人。无论如何,在创新工场里,没有纯粹意义上的“Founder”。
李开复认为美国的方式是对的,而中国的方式不幸有很多问题。“中国几乎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一个人的Business。第二,家族企业的文化传统,第三,很难转变成一个真正的公众公司,你不能从创始人那儿拿走”。
开复的角色
事实上,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类似模式在硅谷出现过,最具代表性的就是BillGross创办的IdeaLab。但13年过去了,IdeaLab并没有真正孵化出成功的公司。尽管有一些项目如eToys.com、Goto.com曾经在互联网泡沫时上市,但很快不是破产就是卖给了Yahoo这样的大公司。
“Idealab要求每个项目都能够改变世界,Bill一个人挑选所有的点子,这个我可做不来。”创新工场的资金主要来自VC机构,领投者美国中经合还将与李开复共同管理这个8亿元的基金,这意味着创新工场对项目的商业价值会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做的一定是能赚钱的,一个项目能够获得投资就可以成立公司,拿不到投资就死,只有2个可能。”
那么在创新工场,李开复的角色究竟是导师还是老板?
“我不想做导师,有时候最好的导师的作用是不要做导师。Learningbydoing,我想设计一个环境就是doing,让员工来做,做技术,做产品,做公司,然后我帮他们做这个公司做的更好。当然,看方向的更多的是我和我的资深的partner,我们会尽量看清楚,然后会对一个团队说,你们就往这个方向走。”
“我会因人施教,有经验的团队可能完全不需要我管,经验不足的团队可能需要我的帮助。”李开复说,“但是只要还在创新工场,就是我说了算,我不会做独裁者,但有权力管死他们,因为有些创业者自觉还不够,经验也不足。在必要的时候我会做一些比较特殊的动作和决定,但大部分的时候应该可以无为而治的。我们的目标是帮他们长硬翅膀飞出去,会有一些机制来让大家感到有足够的空间,大家的股票还是蛮多的——也许没有自己做那么多,但还是不错的。”
绅士创业
过去30年,中国最成功的创业家绝大多数出生草莽,偏执、拼命、不知死活,没有经验但依然去打拼,草根出生,运气好加上执着、聪明、高潜力,某些意义上,这些人可谓是天生的创业家。但这些与李开复的形象显然格格不入,人们不免心存疑虑:李是一个合适的创业者吗?
“为什么一定要偏执才能成功,创业者的时代已经改变,当每一个人都是光着脚的,就必须要偏执,现在的创业者不都是光着脚的,Google出去的周杰、郭弃疾、沈思,新浪出去的程炳浩,金山、百度出去的一帮人,他们都是职业经理人,他们是光着脚的野蛮人吗?不是啊。现在VC越来越多是投职业经理人创业了,大家都是绅士了,那么就用绅士的方法来竞争”。李开复说
李开复初次回到大陆是1989年,但真正为国内IT产业所熟知始于其1998年在北京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2005年又创建谷歌中国公司,这两次堪称成功的经历使得李不会太欠缺创业的感觉,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
“我觉得我有创业的基因,但很多人认为创业是一种hunger,hunger这个词我不反对,但我认为hunger是一种饥渴、激情,而不是一种贫穷、没有退路,我不贫穷,也有退路,这个做不成,我也不担心钱,但我更有激情。”
李开复说,“如果这件事情彻底失败——做了5年,25个公司全部都倒了,没有创造价值——现在的名声也就完全没有了,大家会认为我这个人不行,我还能做什么?只能退休了,我有背水一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