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全球最大港口机械领航人,如今低调地离开了岗位
12月8日,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320.SH下称“振华重工”)公告称,总裁管彤贤先生由于年龄原因,提交了辞呈,不再担任公司总裁职务,公司董事会审议并同意。
“年龄可能并不是他退下来的主要原因,他是真的下了决心,让自己好好休息了。”一位熟悉振华重工的投资公司管理者告诉记者。
这位7旬老者向公司职员专门嘱咐,不想接受采访,希望自己的离去能尽量低调。但离开自己创业并为之奋斗了17年的岗位,依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公司一位管理层说道:“其实大家很意外,都以为他会继续做下去,至少不是现在离开。”
59岁再出发
76岁的管彤贤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的退休年纪,虽然说话节奏并不快,但管彤贤思路清晰、事无巨细地管理着一家国有机械企业。他每天工作10来个小时,经常最后一个离开地板还是老木头的那座旧办公楼。
如果一名大学毕业生在23岁起步、60岁退休的话,17年只不过占去了职业生涯一半的时间。但若是要求你在59岁重保兴发展控股业,再历经17载风雨,是否能挺得下来?一直使用斗牛士进行曲作自己手机铃声的管彤贤做到了。
24岁从北京工学院毕业后,管彤贤被意外下放到了黑龙江农场。大荒野的生活锻炼了他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他形容,那时“自己的生命像小草般卑微,但旺盛并坚强”。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被调回交通部并一直工作到1992年。在水运司、中港总公司船机处担任处长的他时年59岁,“公司也没有规定必须要退休,但总觉得自己还需要干点什么,于是请求组织将我调往上海。”
对港口机械产品很熟悉的管彤贤,想不通的是,“我们中国人干吗总是进口海外的港口起重机呢?不如自己做吧。”
这种想法并没有得到很多共鸣,但也没人反对。凭借与生俱来的敏锐度,并仔细揣摩海外客户的想法,工程师出身的管彤贤带领几个人旋即成立了振华重工,一干就是17年。现在,这家企业占了全球80%以上的港口机械市场份额,9年稳居第一。
赏罚分明
管彤贤对工作嗜爱如命。他一般会把当天的事情全部处理完毕,长长的书桌也一定要整理干净再走。
有一次晚餐,记者也碰巧在公司内部食堂里看到,他一边吃着面条,一边还在和自己的部下谈着一个工程的进度。
在公司内部,他也提出了“退休不按年龄划线”,振华重工的总工程师邬显达比他还要年长3岁,照样予以重任。
公司也不会一边倒地起用博士、硕士毕业生,而是谁有能力就培养谁。
振华重工曾想让公司的中专生上MBA班,让大家多学习一些商业知识,但被国内众多大学拒之门外。但管彤贤还是不肯放弃,最终找到了美国当地的一所学校,对方很乐意接收这批学生,“只要(你们的员工)有相应水平,就可以入学”,该专业一开就是6年多。
他也让行政部门安排员工多出去旅游,“国内走过了,就多去海外看看,比如美国和欧洲。”而重奖科技人员也是管彤贤一直倡导的,2004年振华重工用于科技人员的奖金是不到400万元,5年后公司拨出的奖金已经高达近2000万元,提高了4倍。
一家港口机械公司的发展基石是了解海外市场,这对公司职员的外语水平提出了高要求。管彤贤就制定了一项政策:一年举行2次外语测试,通过的人能连续两年拿到每月上千元的奖金。
但如果遇到违反规则的事情,他也毫不留情。有位职员就说了这样一件事:公司曾有一个规定,不允许酒后开车。一天晚上恰好企业聚会,某职员就将公司规定给忘了,喝完酒晕晕乎乎的开了车。这事被老管知道后,该干部立刻被降了级。
公司每个周一下午都有2个小时是全员学习时间,员工要在这段时间内交流自己工作上的教训,与别人分享心得。十多年来该制度从来没有改变过,如果谁不来参加,管总也会毫不留情地扣奖金。
与振华重工打了多年交道的某券商分析师在得知管彤贤退下后,把自己的MSN后缀名改为了“后管彤贤时代悄然到来!”几个字。
该分析师说事实上管彤贤离开后,继任者要面临的困难并不少,“这将不是简单的守业。振华重工如何平稳地度过金融危机、怎样从一家单纯的港口制造商变为集海上重工、港口机械为一体的企业且继续保持世界领先等一系列挑战都会摆在新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