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深化改革决定第七条“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这样一句话: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这个提法,和13年前的三项制度改革相比,并没有多少新意,现在重新提出,说明十几年的国企改革中这些问题并没有实质性进展,也说明这些问题已成国企的顽疾,现在仍然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整治。
第一点,员工能进能出问题在进人方面,国企存在问题真的不少。大家都知道,最近大庆油田闹了个大笑话,仅仅调整了“子承父业”的招聘政策,职工家长们就不愿意,就开始上访堵门。国家从1996年就开始不再实行毕业生包分配政策,到现在已经18年,而国企却仍在变相为企业子女包分配。这样的情况并非大庆独有,很多国企尤其央企都普遍存在,导致国企的家族化和世袭制问题越来越严重。能进还好说,能出就不是那么容易。国企多年来就没有建立真正的竞争上岗淘汰机制,凡是从国企出走的人,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主动辞职的,不和你玩了,炒了国企的鱿鱼;第二种是违法犯罪了,被判刑了,没办法只好把人家除名。除了这两种情况,基本没有其他情况。不管进来的是不是天天混日子,国企也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把人家怎么样。怎么来解决能进能出的问题?用人必须市场化,再不要为了安置子女而像大庆这样做,真正把企业需要的人才引进来、留得住。建立全员竞争上岗机制,http://china.aihuau.com/这个机制其实也已经喊了几十年了,到了该落实到位的时候了,不要再糊弄自己。国企过去总强调安置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自身都难以生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尽管这个问题很棘手,但起码也得有个可行的整体规划,并切实得到落实。第二点,干部能上能下问题干部能上能下,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在实际执行中基本上就是句空话。国企干部怎么上的?上级任命的。形式上是组织部门考察、民主评议等,其实是国企一把手的提名圈定。长此以往,在这样的环境里,当然是那些善于拉帮结派、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的天堂,而那些真正埋头苦干的人却很难得到提拔重用。国企干部怎么下的?贪污了,受贿了,被投进了监狱,于是被迫离开了职位。所以,国企干部的下台,从来没有因为能力差、水平低而下去的,即使不能胜任,也就是做个平级调动。和普通职工只能进不能出一样,干部是只能上不能下,除非自己违法犯罪。这个问题的解决,一是必须去除国企行政化问题,取消国企从低到高各级经营管理者的干部级别,不再对应政府干部序列,彻底打破国企干部身份;二是改变国企干部聘任制度,全面推行三年或五年任期制,对所有国企经营管理人员,不管职位高低,均采取市场化手段,通过内部竞岗、外部招聘引进两种方式,进行各个层级的配备。尤其是外部招聘引进,是改变目前国企经营管理队伍结构、精神状态、职业心态的最关键手段。第三点,收入能增能减问题收入能增不能减,和政府机关一样,这是国企的通病。政府每年都公布工资基准线,规定工资增长的上线是多少,下线是多少,基准线是多少,并对企业的执行做了具体规定。但对大多数国企来讲,政府规定的上线,成了这些企业的下线,不管效益好不好,都在不停地涨工资。所以这些年下来,有些国企尤其是一些上市国企或央企,平均工资达到了十几万元,是全国平均工资的四五倍。工资只能增不能减,也是国企存在的普遍问题。政府机关工资由财政划拨,企业工资由自己支付,列入生产成本,效益好的时候,涨工资是可以的,但是效益不好,甚至连年亏损的情况下,是不是也该把工资降一降?这一点国企从来不会这么做,不仅不降,反而年年上调。另外,没有真正建立以价值为导向的薪酬激励机制,该高的没有高上去,该低的没有低下来,严重背离市场标准。该高的就是那些技术骨干,该低的就是那些勤务系统人员。收入能增能减怎么来实现?一是工资总额控制是必须的,但这个控制不能只控下不控上,减也不能象征性地减一点点,如果企业连年亏损,就必须大幅度降低总额。二是彻底打破大锅饭问题,提高技术人员尤其是研发骨干待遇,降低辅助系统人员的待遇,调整的依据就是参照当地劳动力市场价位。总之,国企的问题,主要是这三大顽疾问题,核心是人的问题,是干部的问题,而不是其他的问题。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人的问题不解决,其他的问题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改革举措也都不可能取得成效。三大顽疾不打破,混合制也不可能实施,没有谁会傻乎乎地趟这浑水。话又说回来,如果三大顽疾得到解决,国企还有必要进行混合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