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省是产茶大省,茶叶的品质之好,种植面积之大名冠全国。但我省的茶园亩均产值仅千元,利润600元左右,依茶致富的人不多。
这主要是因为我省的茶叶主要是绿茶,绿茶对茶叶的利用率低,生产季节性强,成本高,利润低。如何做强我省的茶业?泾县月亮湾农民循环经济合作社社长、泾县九州茶业合作社社长汪时佳开发出乌龙茶,为我省茶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月亮湾在皖南泾县蔡村镇,这里风光秀美、环境奇幽,因《月亮湾的笑声》、《月亮湾的风波》等多部影视片在此拍摄而闻名。去年初,这里成立了“泾县月亮湾农民循环经济合作社”,由泾县九州茶业合作社社长汪时佳任社长。他们用循环经济理念开发乌龙茶,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汪时佳因业务上的关系常在福建省安溪县活动。在那里他发现了一种发人深思的现象:安溪茶农用被我们视为废物的嫩芽下边的大片茶叶,加工生产出效益很高的乌龙茶;而我省茶农用质量很好的茶叶的嫩芽,却加工生产出效益低的绿茶。安溪的茶园每亩最低产值1万元,一般在3万元,高的达5万元,全县茶叶年产值高达250多亿元;而我省茶园亩均产值仅千元左右。他调查后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人家茶园一年四季长出的茶叶都是宝贵资源,我们只是把春季茶叶的一点嫩芽当资源,而把其余大量的茶叶都当作废物扔掉了。如果我们引进福建的乌龙茶制作技术,开发安徽的乌龙茶,不是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益吗? 2005年11月,汪时佳组织人员到安溪调查和学习乌龙茶的加工生产技术。在当地技师的指导下,他们用泾县初冬时节长出的大片茶叶制出了2公斤乌龙茶。经专家检验评定,认为质量很好,可以和福建的乌龙茶媲美。这说明,并非只有福建能生产乌龙茶,安徽同样可以用自己的鲜叶制出优质乌龙茶。 2006年初,汪时佳投资50万元,从安溪引进两条乌龙茶生产线,以每月4万元的高薪聘请2位安溪的技师当技术指导,生产安徽的乌龙茶,并对当地茶农进行生产乌龙茶的技术培训。当年4月投产后,在一个多月内就生产2000公斤乌龙茶。在4月28日的泾县茶交会上,他们生产的乌龙茶受到与会领导、专家和各地茶商的好评。此事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 茶叶按加工工艺可大致分为三大类:绿茶,是不发酵的;红茶,是全发酵的;乌龙茶(在安溪又统称铁观音),是半发酵的。乌龙茶兼有红茶的醇厚和绿茶的清香,而无绿茶的苦涩。因其味道独特且有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多种药理功效,备受日本、东南亚和台湾、澳门等地区欢迎,被称为“美容茶”。这种茶盛产于我国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尤以福建安溪县的最为著名。汪时佳具体分析了开发乌龙茶和生产绿茶的比较优势: 一是茶叶资源的利用优势。绿茶的采摘时间是清明、谷雨前后半个月内,用的只是茶的嫩芽部分。此后夏、秋、冬三季生长的大量茶叶,特别是嫩芽以下的大片茶叶都是弃之不用的,白白浪费掉。而乌龙茶不是用嫩芽制出的,而是用不能制作绿茶的大片茶叶制作的,在春天采摘了绿茶之后剩下的茶叶,夏、秋、冬三季生长出的大量茶叶,都是制作乌龙茶的好原料,而且越是冬季长出的大片茶叶制作乌龙茶的质量越好。乌龙茶的采摘期从3月中旬到11月20日,长达8个月,是绿茶采摘时间的12倍,茶叶的利用率是绿茶的15倍。又因春天的乌龙茶是在绿茶采摘之后制作的,故不影响绿茶的生产。所以,开发乌龙茶可以使一年四季的茶叶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循环利用、深度利用、变废为宝,这正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二是劳动力的利用优势。因为采摘加工绿茶集中在半个月内,这期间春茶生机勃发,蓬茸而起,农民尽管日夜繁忙也采摘不及,为了抢季节只好雇用许多采茶工,这样就增加了生产成本。等过了忙季,茶农又无事可干。而生产乌龙茶没有忙季和闲季之分,不用花钱雇人采茶,茶农可以均匀合理地安排使用自家的劳动力,一年到头有活干、有效益。从而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利用问题。 三是价格和利润优势。现在国内市场上,绿茶的平均价格是120元1公斤,而乌龙茶的平均价格是240元1公斤。又因乌龙茶对茶叶的利用率是绿茶对茶叶利用率的15倍,乌龙茶的效益是绿茶的30多倍。去年8月7日,《安徽日报》在“焦点新闻”版头条位置报道了以汪时佳为首的泾县九州茶叶合作社开发出安徽的乌龙茶的事迹,这条新闻在皖东南、皖南、皖西南、皖西及相邻的浙江省等茶区产生很大反响,许多人纷纷前去参观学习,有的要求加盟共同开发乌龙茶。泾县九州茶叶合作社的社员由当初的60户猛增到800多户,形成了9大片116块近万亩的乌龙茶茶园基地。面对广大茶农开发乌龙茶的热情,汪时佳因势利导,他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和发展有机茶、制作乌龙茶的要求进行严格管理,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 1.建设生态型有机茶园。汪时佳对入社社员的原生茶园进行了如下改造:采取补植加密、间作绿肥等措施改善茶园生态小气候;杜绝一切化学农药、除草剂,不符合有机茶要求的化肥、激素等进入基地茶园;对进入茶园的有机肥、农家肥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茶园和有机茶生产原料不受污染;由合作社技术人员对入社社员进行技术指导,按照生产有机茶的标准对社员的茶园统一耕作、统一施肥、统一灭虫、统一采摘标准;引进茶树新品种,进一步优化茶农的茶树品种结构。 2006年,他们生产的“中徽牌”乌龙茶系列产品通过了国家的有机食品认证,通过了省质检局qs认证,并取得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对社员免费进行各种技术培训和全方位服务,不断增加社员的收益。合作社以优惠价与社员签订鲜叶收购协议,包销社员的全部鲜叶,这样既解除了茶农的后顾之忧,又把茶农从过去的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的繁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茶农只需把鲜叶卖给合作社,收入就比过去增加一倍以上,入股的社员还可以享受年终两次分红。 3.实施良种引进工程,从生产“铁观音”到发展“金观音”。对全国的乌龙茶之乡福建省来说,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汪时佳目前开发的乌龙茶也有部分是铁观音。从2006年12月开始,汪时佳在全国同行业中首先引进了中国茶科所经数年潜心研究培育出的中国极品乌龙茶——“金观音”。“金观音”集中了乌龙茶所有的优秀品质,比铁观音的味道更浓、更醇厚,目前国内外市场还没见销售。现在汪时佳的九州茶叶合作社不但引进栽培了“金观音”茶苗120亩,预计到今年秋可生产出成品。而且建立了自己的“金观音”茶苗繁育基地,计划在皖南广大茶区快速推广这种乌龙茶中的奇葩。 4.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开拓市场。汪时佳已先后投资400多万元,使乌龙茶生产线由当初的2条扩大到12条,除在泾县建1个生产加工总厂外,还在绩溪县、宁国市、浙江省峨山等地建6个分厂;在上海、杭州、合肥、南京、无锡、济南、日照等市设100多个销售点。从2006年4月至2007年7月,共制作乌龙茶系列产品4万多公斤。仅2006年,社员的户均收入就比上年增加了3000多元,全社共增收250多万元。 5.引起日本茶商的青睐。从去年到今年5月,日本茶业巨头api株式会社曾3次到泾县考察。他们考察后认为,泾县的生态环境极佳,茶叶品质优良,要求大批进口,希望尽快达到供货能力。为了满足对方的需要,汪时佳现在正设法扩大生产规模。 2006年9月,中国茶叶专家、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教授王镇恒对泾县产的乌龙茶评审后作出了如下评价:“泾县乌龙茶产于皖南山区,外形团粒紧结,内质色泽透翠,清香持久,鲜爽耐泡,实为现代乌龙茶中之珍品。” 2007年4月23日,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到宣城调研时了解了汪时佳开发乌龙茶的情况。郭书记在品茶会上指出:“泾县乌龙茶的开发生产,填补了安徽茶产业的空白,值得庆贺!安徽是茶叶大省,过去有绿茶、红茶,现在又生产出乌龙茶,中国三大类型的茶叶安徽全有了。希望努力提高生产技术,与科研院所及专家合作,深入研究,开发生产高品质的乌龙茶,做好、做大安徽乌龙茶产业。” 2007年4月,合作社与安徽农业大学开始开展技术合作。安徽农业大学茶叶专家方世辉教授带领科研组进住合作社,进行教研攻关、技术创新,全面提高合作社的核心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以促进乌龙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泾县九州茶业合作社有限公司被评为“安徽省供销系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宣城市2006年度十佳农业专业合作社”、“宣城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目前发展势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