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则报道:广东某企业家除了在外面演讲,出光盘炒作,找人代笔出书之外,还在企业内部,大搞个人崇拜,将原来提拔自己的“伯乐”创业事迹缩减,换上大幅自己“丰功伟绩”的内容,一方面在各种场合大谈特谈“以人为本”,一方面却是媒体披露的“克扣员工奖金数千万元”,逼迫自己8万多员工购买自己的产品,被称为“血汗工厂”........
这家企业在备受外界广泛质疑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这样过于“外露”的企业能长久吗,这样喜欢出风头,在荧屏上争噱头的企业家有多少时间去思考企业未来与战略,去用心经营与管理?这样的企业家精神,会给企业,尤其是员工带来什么?曾备受争议的某著名房地产商老板,在很多公开场合,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白手起家,没有任何的背景,甚至还在一些媒体撰文,说自己由于不讨好政府,结果只拿到一些不好的地皮,摆出一副很有志气的样子,直到某省原省委书记去世,其以女婿的身份参加祭奠,大家才一下子明白是怎么回事?
其实,中国的企业家,在将企业规模做大以后,一定要思考一个问题,这就是你的企业是怎么做大的?
是靠自身实力,还是靠政府这个背后最大的老板支撑,当前很多做大的企业,都跟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要以为都是靠自己实力或能力把企业做大的,即使是你自己努力把企业做大的,也不要暴露得意之气,强中更有强中手,当你还在用人民币衡量营业额的时候,看看西方的企业,人家再用美元、英镑、欧元等等,你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甚至可以松懈的。
诚然,在中国,创业很难,把企业做强做大,就更难,也正是因为难,所以,社会才把更多的荣誉与光环,给了企业,给了企业家,但企业家在享受这些礼遇、待遇的同时,千万不要把这种洋洋自得的浮躁之气,传染给企业,否则,长期下去,对于企业的伤害,一定是致命的。
某乳品企业曾邀请笔者在北京授课,两天的课程,让笔者看到这家公司自上而下的“精神风貌”:颐指气使,纪律散漫,无动于衷,不屑一顾.......结果呢,一场“三聚氰胺”的风波之后,这家企业被收购了。
当下的中国,企业精神,往往也就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如果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低调内敛,员工也往往如此,比如,深圳华为,其2013年营业额2300亿,在企业突破200亿,上交利税29亿,企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任正非发表一篇题为《华为的冬天》的文章,http://china.aihuau.com/告诫所有的员工,要备好“棉衣”,苦练内功,当危机来临的时候,才能不会被“冻死”。这就是企业家的危机感,在企业内部的传递,由于任正非的低调,整个华为都很低调,我们很少看到有关任正非等高管团队在公开场合大放阙词的报道,所以,华为才能成为最受中外企业同行尊重的本土企业,其“目标文化”、“座垫文化”、“狼性管理”才能被大家津津乐道,并广为学习。
所以,当企业老板还是小企业主时,要保持谦虚谨慎,别忘了,当你做大以后,还要继续保持这种风格与精神,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如此,员工才能上行下效,保持创业时的激情与干劲,才能让企业基业常青。
笔者曾培训一集团企业,吃饭时,员工说,以前企业创业时,董事长经常带领大家一起做事,大家废寝忘食忙完之后,老板就带领大家一起去吃地摊,虽然条件一般,但大家认为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后来,企业做大了,员工很难再见到董事长,除非是在年会上,并且,一个坐在主席台上,一群坐在下面,当年一起创业的热火朝天以及上下同乐,上下同欲的感觉再也寻不着了,又过几年,这家集团公司的业务大幅压缩。
一个不能保持优良传统或精神的企业,很难构建企业的软实力系统,也很难让企业员工保持一致的步调,齐心协力,奔向同一个目标。
企业必须把企业家优良的创业或守业精神,积淀成企业精神的一部分,才会让企业更有持续力。同时,企业精神,一定是团队精神,只有激发大家的热情与创造力,企业才能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倒台或逝去,而陷入深渊,企业才能拥有起飞的平台,从而奠定百年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