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卖家:自有品牌纠结中



     我为什么要做自有品牌?

  毛利低,赚钱难

  “双十一我们也参加了,但是亏了。”大老张说。

  他们今年有几十款产品参加双十一的五折活动,但是,“做活动的都是爆款,本来就毛利低,之前设想的会有很多连带销售,但是发现只买打折商品的人更多,这样算下来,这次活动我们就亏了。”

  总结起来,大老张认为主要是因为毛利太低,因为他们只是零售商,尽管这家食品专营店的年销售额已经做到了1亿多一点,“但我们的毛利只有20%。”

  “一些线上自有品牌旗舰店的毛利可以到50%。”比如“三只松鼠”,今年双十一的销售额是3700万元。“三只松鼠”进的是主会场,流量上有非常大的优势,但提报资格是“全场五折”,而它同时还参加了聚划算!

  “他们的毛利可以支撑这么做。”大老张说,“做品牌就是这样,他们要给消费者交代,要给资本方交代。”

  于是所有零售商都会考虑的问题蹦到了大老张的面前——只卖别人的产品不赚钱。

  所以要做自有品牌。

  我不做,就要被挤出去了!

  其实,赚多赚少的问题还不是那么急切,被淘汰的危机感才是背后的真正动力。

  从天猫上的店铺排名来看,虽然大老张在专营店中的地位还在上升,但是总体的排名在下降。“都是被这些自有品牌旗舰店挤下去的!”大老张说,这些品牌旗舰店都是“淘品牌”。
 大卖家:自有品牌纠结中

  这样下去肯定很危险,再不想办法就要被挤出去了!这才是大老张的担忧。

  “比如人家要买坚果,去了三只松鼠,可是我也卖坚果啊!这跟线下不一样,线下咱俩都开坚果店,不一定就是竞争的,但是网上,有客户比价,可以搜索到。消费者的转跳成本太低了!”

  为了逃脱这种危机,大老张想过一些办法,比如借用线下零售的“连锁”模式——多开几家店不就行了,反正我运营店铺在行啊!

  为什么要多开几家店呢,在淘宝上不是一家店就能面向全国客户吗?

  一家店可以面向全国客户,但是零食类目下就有6万家店同时面向像全国客户!消费者之所以选择淘宝,是因为淘宝上产品多,店铺多。正如大老张所说,“淘宝给消费者提供了以极低地成本同时面向600万家商家的机会。”

  单独一家店想做大,已经被很多线上卖家认为是不可能的。首先他们意识到了淘宝的规则不允许一家独大,再就是有好几万家竞争者在同一个市场,消费者的跳转成本又低,只能通过多开店铺来抓取更多流量了。

  线上“连锁”这种模式,在天猫零食类目下已经有人在尝试了。他们的做法是,同时开5家店,这5家店背后是同一个老板,提供的是同样的货品。5个店分别由不同的店长管理,店长可以自己规划设不同的重点类目,推不同的爆款。现在5家店每家店的年销售额都过5000万元。他们的目标是开10家店。

  能开100家店吗?

  大老张说:“不行的!首先开100家店,他能管100个店长吗?”在互联网的世界,创业成本太低的时候,管理成本就太高了!

  “还有一点,就是淘宝不允许的!重复开店,产品会被下架。现在这个规模,淘宝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大了肯定是不行了!”

  大老张认为,单纯做渠道,想继续做大是不可能了,甚至还有可能被挤出去。于是他想到了自有品牌。

  “我们怎么就不能做一个‘淘品牌’?”

  做了自有品牌又怎样?

  大老张的店中已经有一部分是自有品牌,他现在考虑的问题是,自有品牌的商品要继续放在店中,还是独立出来,建一个品牌店?

  如果放在原有的店里面,还能利用到现有店铺的流量优势。“但是自有品牌商品跟别的商品放在一个店里的话会互搏嘛,到底你主推的是什么?资源也会打架,主页到底推谁?而且这个时候消费者也根本不把你这个当品牌。”大老张说。

  这种情况下,充其量只有毛利贡献。有时候甚至因为没有动用足够的资源,连产生销量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他更倾向于再建一个品牌旗舰店。

  这个店先养着,低调地做,争取到一定的市场份额,还要继续维护专营店现在的地位,同时自己的B2C平台也要养着。因为他也不认为只做“淘品牌”能帮他做大。

  淘宝上的渠道商家,因为淘宝的游戏规则而不能一家独大,做自有品牌同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我对做自有品牌的期望值也不是很高,随着互联网的成长,基本上到10亿元规模的样子就到头了。在互联网上,不管是做渠道还是做品牌,都是有局限的。”

  大老张解释:“‘淘品牌’遇到的问题都是没有渠道,他们可以分销,但是很艰难,线上跳转成本太低了。比如‘韩都衣舍’,消费者搜‘韩都衣舍’,可以直接到旗舰店,为什么还要去别的店里面去买‘韩都衣舍’的衣服呢?我们做食品的,现在‘黄飞红’在线上的销量、‘好想你’在线上的销量远远比这些‘淘品牌’多,因为人家有那么多店在帮他卖啊!没有渠道就会有局限性。”

  那些剩下的不是你的渠道的59999家店(上文提到零食卖家6万家),总能有几家成功抢走你的份额!

  除此之外,大老张格外在意的是,现在的农产品市场的上游才是更强势的。“上游搞不好可以随时吞掉我们,因为农产品的上游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吃一个坚果,都会问是哪里的!”既不能控制流量的入口,又不能控制上游资源,想做大是十分艰难的事情。

  在这些不确定因素下,大老张对他即将开始的品牌旗舰店是这么规划的,“我不会像‘三只松鼠’那样,他只做坚果,他们坚果可能有100SKU,但是我的坚果可能只有10个SKU,另外红枣10个SKU,还有其他食品,就像线上的‘来伊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7698.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移动自有品牌官网 浅谈百货的自有品牌建设思路

自有品牌这个说法由来己久,国外起步很早,较知名的有沃尔玛与旗下好又多超市合推“惠宜”食品、“家乐福”牌的特供猪肉、“华润万家”牌的卷纸等,国内引进这个概念随后效仿学习并付诸实践,取得一定范围内成功的品牌有宁波“三江”牌系

差是不是减法 大卖家: 减法不是随便做的

     品类大逃杀  “秦店长,你们要再这样减下去,我这个采购主管实在是没法做了!”乐贝母婴专营店采购主管小崔激动地说,“暂且不说我怎么向那么多被砍掉的产品供应商交代,单就从销量任务如何达成来讲,我都发自内心地无法接受!”  

淘宝大卖家:减法进行时

     不做加法做减法  “淘宝今年就给你这些流量,在这些流量里面,你能不能给淘宝一个比较满意的转化率?如果没有,明年这些流量就不是你的了。”一位淘宝大卖家朱先生透露。  “淘宝现在最看重的就是流量精准化,他完全可以从上游

栋方艾圣:自有品牌的筑梦者

     在化妆品市场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都想来分一杯羹,纷纷推出自己的自有品牌,特别是知名零售商,在这一块做得风生水起。  以国内最大的化妆品零售连锁屈臣氏为例,其自有品牌在店内的销售占比已经超过30%。而其中起码高

门店:自有品牌的诱惑

自有品牌带来的诱惑是令无数商家垂涎的,而在激烈的市场中,此消彼长的自有品牌风正在席卷着越来越多人的经营思维,但在匆匆上线后,自有品牌的结局却并不相周,有的如鸡般肋食之无味,有的如糖果般甜蜜丰收,其中酸甜只有当事人明白,该如何认知

声明:《大卖家:自有品牌纠结中》为网友桑闹夫必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