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台湾儒商的创业历程:在北京卖火特色地道台湾菜



   他们来自台湾,在祖国大陆,以餐饮业起家,现在都已经成为了身价亿万的商人。他刚到大陆投资时,隐姓埋名不敢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他们直言不讳,初到大陆投资的想法就是打、带、跑、好奇、尝试、紧张,而现在,他们都对大陆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们知道,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这句话已经不再成为一句口号。

    榜样个体·周永钦

    特色:把台湾地道风味带到北京

    位于北京建外soho这片色彩纷呈的区域,“雅宴会馆”显眼却不甚张扬。700多平米的店面装修得古香古色,温暖的金色和古典的紫色是主色调,大到商标、窗帘,小到菜谱、用餐卡无一不用金色与紫色来点缀。来自台湾的周永钦给自己的系列餐馆起了个总名:安平古街。

    “‘安平古街’这个店名听起来很有历史感。”记者看着名片上漂亮的四个大字说。“安平是台南市一个著名的镇子,在台湾有‘第一街’的美称。”周永钦饶有兴致地告诉记者,“清顺治末年,郑成功自台南鹿尔门登陆,驱逐荷兰人,在台南地区开承天府,屯垦拓殖,大陆移居者纷至沓来,顿时商船云集,台南的城市都会规模从此奠定。可以说,台南是台湾的发源地,也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城市。”

    “你起这个店名一定有自己的原因吧。”记者问他,“对,台南小吃在台湾餐饮界独树一帜,种类繁多。所以我想传递一种理念,‘台湾地道风味来自安平古街’。”周永钦说。

    “等一下你就会吃到了。”周永钦对特色菜品细致的描述中,这句话说得特别多,着实很吊人胃口。开始上菜了。“蒜头鸡”、“台湾香肠”、“安平炸虾卷”、“棺材板”……形色各异的特色菜品一道道摆在面前,真是大饱了眼福和口福。

    创业:单*匹马“吃苦当作吃补”

    在与周永钦交谈的过程中,不停有朋友进门与他打招呼。“这些朋友都是我来北京认识的。”周永钦说。正聊着,他的一个北京朋友看到我们,热情地打个招呼坐了下来,“爆料”说,“他刚来北京的时候没有朋友,吃了很多的苦。”

    “单*匹马闯北京?”记者很好奇。

    周永钦笑了笑,说:“台湾有一句话,‘吃苦要当作吃补。’我们这个年纪的台湾年轻人比较能吃苦,工作心和进取心更多一些。刚推广的时候,生意并不是很好,但我从不动摇也不担心。应该说,我抗击打能力很强。”

    周永钦的父亲做鞋起家,他曾经是父亲事业遇到危机时的得力助手。“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父亲的事业面临很大的困难,不久就倒闭了还负债累累。那个时候,我才20多岁。1998年父亲决定重新出发,我不忍心父亲一个人来这边闯荡,就随他一起来到广州。鞋厂1998年只有60多个工人,2001年的时候,已经有1000多个工人。”周永钦说,“父亲很不容易,在他还有冲劲的时候,做子女的应该帮助他延续这个事业。然后再去做自己的事业。”

    “你父亲应该很欣慰。”记者说。“对。我创业的时候,父亲也很支持。他对我的期望很大,希望可以把安平古街的牌子做响。”周永钦说。2000年,周永钦第一次来北京旅游,就喜欢上这个城市。当时他对自己说,一定来这里创业。4年后,周永钦来到北京。2004年9月底,开了一家“府城味”的台湾风味餐馆,主打菜品是台湾的家常小吃。2006年4月,又开了雅宴会馆,主打菜品是祖传三代的菜,定位是宴客,价格平均每人100元左右。

    目标:让台菜文化在大陆生根

    “你若今后到台北,可以先来请教我,我告诉你到哪里可以吃到正宗的台湾小吃。”周永钦笑着说。“您一说到‘吃’的话题很兴奋。”记者打趣。

    “我喜欢研究吃。”周永钦认真地说,“我现在的时间,大部分就是在店里或在别的餐厅里。现在,吃东西已经变成我的一种工作。我很喜欢观察周围人都点什么菜,观察他们吃菜的表情,来判断还要在菜品上做哪些调整。”

    周永钦大学读的企业管理,毕业后就在家里帮忙。“我很害羞,不懂得与人打交道。于是高中我就去一家餐厅打工,锻炼自己。结果打工半年,害羞的性格没有改多少,倒是发现自己很喜爱餐饮这个领域。我喜欢做饭,喜欢品尝,喜欢在这个领域做出天地。”

    随同的安平古街副总经理汪庆彰补充说:“其实,他的性格有点像传统的台南人,不喜张扬,喜欢埋头苦干,用口碑的方式建立这个餐馆的知名度,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

    “我经常会去别的饭店吃饭,这是我来大陆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周永钦说,“在台湾有世界各地的风味,我基本上都尝遍了。来大陆以后,我发现大陆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更有特色。”

    “你未来的目标是什么?”记者问。“希望可以通过安平古街的原汁原味,让台菜文化在大陆生根。”周永钦说得很坚定。

榜样特质

     关键词·吃苦

    “吃苦要当作吃补”,初来大陆投资餐饮业台商那时几乎没有任何根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支撑他们发展起来的最朴素的动力就是他们那种吃苦精神,直到今天成功了,还不忘去“洗厕所”为员工做示范,如他们所言:“让人能够建立这个吃苦耐劳的精神,人生就是要有酸甜苦辣,这个最基本的,一般人最不喜欢的工作,我们要做起。”,吃苦精神,可以说是周永钦为代表的台商在大陆立足并发展起来的最大秘诀。

    榜样群像·台商

    投资:早期经营理念是“打带跑”

    他们来自台湾,在祖国大陆。成为了身价亿万的商人。他刚到大陆投资时,隐姓埋名不敢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她直言不讳,初到大陆,她的想法就是打、带、跑、好奇、尝试、紧张。

 一个台湾儒商的创业历程:在北京卖火特色地道台湾菜
    打带跑,原本是棒球运动中的一项专业术语,意思就是打击球的同时,运动员还要跑垒。而这样的专业术语却成为了一些台商早期投资大陆的经营理念。意思变成了尝试到大陆投资的同时,也做好立即抽身离开的准备。元祖企业的创始人张秀琬女士直言不讳的说,早期她的经营理念就是打带跑。

    1992年,在上海四川北路上,张秀琬的第一家元祖蛋糕店成立了。店面不大,主要销售当时上海还很少见的鲜奶油蛋糕。尽管价格比市场上普通的奶油蛋糕贵了一倍,但其新鲜的口感,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包装,还是征服了上海的消费者。一时间,购买元祖的鲜奶油蛋糕成为当地人的一种时尚消费。

    张秀琬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我们有一个店在过年的时候,一天画了500个蛋糕。一圈人一字排开,没有办法,在门店的那个橱窗里头画,就必须在厂里头完成半成品,到那里来做最后的修饰。一天一个店要画500个蛋糕,那是相当大的量。一个100块,算一下。”

    没有竞争对手、求大于供的市场。台商在大陆初期度过了一段幸福的“蜜月”期,那时,简直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

    台商黄海博回忆说:“我们刚开张第一天,我大概准备了两个礼拜的食物,结果到了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已经是全部销售一空了,像抢一样,抢购一空。光是其中一个叫蜜豆冰的,当时我们一碗是卖八块钱,我一天就可以卖到八千碗。我的员工光是锉那个冰,锉的手都起茧子,都冻僵了。搁了半个钟头就换人来锉,一天算下来,光是一个这样的卖冰的小铺子,就是可以做到六万多块。我整栋大楼的话,整个餐饮加起来。我最高可以做到(每天)八十几万。”

    信念: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台商在企业扩张特别注意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打造企业文化。李瑞河来自台湾。在大陆拥有500多家天福茗茶直营连锁店。为了培养员工吃苦耐劳的企业精神。每逢新的主管上任,李瑞河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亲自演示如何清洗厕所。

    李瑞河说:“最基本的信念,就是希望他们到天福来就是要准备多吃一点苦,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另外可以把自己的心磨炼好,让人能够建立这个吃苦耐劳的精神,人生就是要有酸甜苦辣,这个最基本的,一般人最不喜欢的工作我们要做起。”

    随着台商逐渐对大陆的了解,以及对大陆市场的深入认识,许多台资企业开始成熟起来。并且再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1世纪。台商再次迎来的新的契机。面对着机遇与挑战,对祖国经济的发展,台商们充满着的希望与信任。因为他们知道,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这句话已经不再成为一句口号。

创富总结

    台商餐饮店 一看就知道

    台商开的餐饮店,无论经营传统闽南菜、台湾小吃,还是其他菜系的菜肴,共同特色就是:从餐厅环境到员工仪表都清洁、卫生。因此,整洁卫生成台商餐饮的标志。

    餐饮业也是台商所占比例较高的行业之一。据厦门台商协会常务理事陈村金介绍,目前仅在厦门市,大大小小有约300家酒楼。这些餐馆让人一进去就能明显感觉:这是台商开办的。

   为小吃店提供蓝本

    台商经营餐馆除了为市民提供便捷享受台湾风味的机会,他们还为特色小吃店的规范化运营提供了成功的蓝本。洋快餐快速连锁扩张的秘诀在于:制定了统一的菜肴制作工序和配方,但对于中餐而言,这是难以仿效的,但台商们在学习了西式餐饮的经验后,想出了不少好办法,对台湾小吃、特色风味也制定了一定的标准。

   像西餐般整洁卫生

    除了规范化运营,整洁的卫生也是台商餐馆的共同特点。

    很多定位为台湾风味的小吃店,在装修上都仿效麦当劳、 肯德基,不仅让消费者享受台湾美食,而且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因此所有台商餐馆,共同的特色就是从餐厅环境到员工仪表都清洁、卫生。按照美食爱好者周小姐的说法:同样的餐馆,只要是台商开的,你就能感觉到它们卫生的不同。

   啥菜系流行就做啥

    台湾商人对市场的嗅觉非常敏锐,什么菜系将要流行,他们就上什么菜系,例如前两年的川菜、这两年的湘菜,台商餐馆上的速度都是所在城市最快的。而且台湾同胞讲究饮食,把美食发展到精致艺术的程度,他们注重推陈出新,研发出各种口味,以满足好食者挑剔的胃。宗禾

    创富延伸

    餐饮业台商

    青藏铁路寻商机

    据媒体报道,早在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前,一些餐饮业连锁业台商趁热前往铁路沿线城市考察,并指出,拉萨的商业型态多属于个体户,咖啡餐饮没有连锁业型态,台商看出当中有发展的机会。最近就有商家准备加盟台商品牌,将在青海的西宁开设西餐厅。

    知名餐饮连锁业台商“两岸咖啡”董事长杨进发表示,他到西藏考察当地市场,就是认为青藏铁路通车之后将带动观光旅游业,这对餐饮业来说是发展的机会。

    他说,每到旺季,拉萨就会涌入很多观光游客,但是淡季对商家来说,生意就会明显变差。现在青藏铁路通车之后,淡旺季差距将会缩小,将提高服务业投资当地的意愿。杨进发还指出,当地缺少五星级的旅馆,只有两家四星级的旅馆,这对旅馆业外商来说也存在投资的机会。

    有加盟商也表示,青藏铁路通车预计将为西宁带来300多万的游客,日益增多的旅游观光人口能够带动服务业、餐饮业的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75817.html

更多阅读

我的创业历程 现代创业故事

我的创业历程20岁,我们能在创业路上走多远?——溧阳职教中心毕业生陈晨人物背景:陈晨,男,1985年12月生,江苏溧阳人。2000年进入江苏省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习,2003年毕业于电工电子专业,2002年2月提前修满学分,进入江苏昆山日本独资企业

养殖大户调查报告 一个养殖大户的创业历程

浙江金华市婺城区罗埠镇陈家村村民汪益平是远近闻名的甲鱼养殖户,由他牵头成立的金华市携达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的50多名成员来自衢州、兰溪,每年经合作社销售出去的甲鱼至少3000万元,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市场都能见到他们合作社的甲

创业路 一个大学生曲折的创业路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身高一米九的鲁宵一家三口和岳父岳母五个人同住在一幢老旧的楼房里,对面正在拆迁的楼房尘土飞扬,机器轰鸣。     鲁宵:一个大学生曲折的创业路      由于身高的优势,鲁宵14岁时就被送到体校打篮球,

大学生创业公司 一个大学生公司的创业历程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2003年9月进入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学习。2006年10月参加中南大学首届“创办你的企业”培训班,坚定了创业的决心。2007年7月,郭彦蕊创办长沙高新开发区硕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联合9

白手起家创业点子 从1元鞋店起家的创业历程

从1元鞋店起家的创业历程 2000年11月,23岁的胡少强做出了人生“艰难而又正确”的抉择:退伍后留在青岛“打天下”。对一个只当了3年雷达兵的外地青年而言,靠手头仅有的2800元退伍军人安置费在青岛安身立命,处境确实异常艰难;但对近乎“

声明:《一个台湾儒商的创业历程:在北京卖火特色地道台湾菜》为网友青青草原杠把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