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到来,学员所能获取的知识不比老师差。很多时候,老师上课讲的故事或案例,学员会在课间休息时候告诉你,老师这个故事是精彩哈,我在某某网上看过。作为老师,你什么想法,我想你会当场晕过去。有时在课程中,培训主管会说“蒋老师,你看搞个小组竞赛或做几个游戏,让大家参与进来。”每每如此,我总是很纠结,不做吗?培训主管是我们的第一个客户,做么,看来和课程没什么关联。做了3年多的销售课程培训,如何使用,实战始终在反思中前行。老师上课,废话多是行业普遍的问题,我也告诫自己,少讲废话。具体都有什么表现呢?
第一种:有些老师一来上课,为了体现是实战,开场会说我的课程没有理论。这句话就是废话,是忽悠学员的。课程一定是知识,技能或思维碰撞为主。如果没有理论,站得住脚不?不可能,如果说课程不讲理论是对的,但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你的课程是经验之谈,没有推广和标准性。老师这样讲的课程能够提升学员的系统思考和结构化的思维吗?能够让学员在实践中举一反三吗?非也!这样的话就是典型的废话。课程一定有理论的,比如我讲营销课程,你一定见得到科特勒大师的营销理论脉络,比如经典的顾客价值,4C理论。但我不会只讲理论,会用大师的理论来总结案例,总结实战的规律。再比如德鲁克的管理思维,如果你讲管理课程没有德鲁克的管理理论,那你的课程很难有高度。比如管理就是要发挥组织的优势,比如关注顾客,不要问我的公司能为我做什么,而要问我为我的公司能做什么?企业是组织,是讲绩效等。第二种:要求学员空杯心态。他大爷的,培训师不是学校的老师,可以在学生的白纸上你尽情的描画。你说哥想在这画个小树苗,在那画个小河,都是可以的。但培训面对的对象是谁?是身经百战的管理者或销售人员。(当然大学生入职训练不一样),http://www.aihuau.com/在学员行业,你没有他们专业,除非你就是这个行业出来的。很多老师一来就说心态归零才能接受。但又多少学员做到了呢?这就好比老板总是要求员工感恩啦,忠诚啦一个道理。既然大家都做不到,又何必这样讲呢?讲出来学员一定反感啊!所以老师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学员现有经验上,用自己的课程流程与学员粘结,整合,打磨,最后梳理一套属于学员自己的技能模块出来。我认为空杯心态迷惑了学员,是培训师自己能量不足和不自信的表现。
第三种:严重的口水语言。听了半天,还是在那里打转。学员听听有道理,但却是隔山打牛。比如讲沟通课程吧,关键是什么?沟通的技能,你总在强调沟通的重要性,总在讲沟通的几个原则有用吗?一个简单的概念花30分钟解释。比如一个沟通的定义,讲了半天,还有用什么名人名言等。记得周平老师说过,沟通课程谁能在最短时间讲清楚并让学员学会一个技术,那才是高手,很有道理。所以言之无物,行之不远就是如此。老师的语言一定是设计过的,要求精炼。参加完几次PTT课程,确实收获很多。
第四种:老掉牙的故事还在讲。老师要会讲故事,但不能总讲那些老黄历吧。《老太太买水果》,《秀才赶考》《老妈妈和两个儿子》,《三个石匠的故事》等10年前讲是可以的。但你现在还去讲,学员会晕倒,网上到处可见的故事。所以怎么用好故事呢?第一最好讲你身边的故事,用学员案例改编的故事,讲你自己的故事。13年参加中华讲师网年会,有幸现场听邹中棠大师的演说,他非常强调老师要多讲自己故事和感悟,这个是讲师的魂,很是认同。讲完故事后,怎么办?怎么讲?四个要素才能让学员有收获,故事必须有描,评,破,立。讲完再运用ORID引导技术引导学员分享总结。这样才有效果。
当然还有很多种课程的废话,但以上是比较常见的几种,包括我自己,开始走上培训的道路同样犯过以上的错误。很多时候我们所接受的是告诉你培训师做什么?怎么做?但没人告诉你培训师不能做什么?所以不能做什么,我认为才是培训师所真正要把握的,就像创业的时候,你总是想到盈利,没顾忌风险,最后呢?一定摔得很惨,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