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两个问题比较集中:一个是说,看好了一个项目,总是下不了决心;二是选择了一个项目,为什么做起来总是和计划的不一样。
其实,这是每个创业者最具普遍性的心理状态和实践状态。两种状态一个根源,是在准备创业和开始实施的一段时间里,对选定的项目心中无数。没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导致要么是底气不族,要么一干起来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怎么办呢?
先说件我自己的事。一年来,陆续有人来谈项目转让的事,即经过四年的努成后封存起来的一个旅游产品。通常问要投入多少资金?我告诉说,会干,几万元就能够运转起来并当年盈利。若不会干,投一百万可能血本无归。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搞成一个项目,决不仅仅是转让或接受技术的问题,它涉及的是对投资对象的彻底的通透和全面的把握。把握了,你就具有了搞这个项目的资本,否则,你就不具备搞这个项目的资本,要么花掉它一百万去获得。就对项目的把握而言,包括相互关联的三个层次:通透要素,界域创新和运转平衡。
1、通透要素
要素指一个投资项目所包含的不可再细分的元素。项目不论大小,都是由若干个部分,若干个相关因素构成的。你要介入这个项目,就必须对构成该项目的每个部分,每个相关因素都有详尽的了解。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表面的还是潜在的,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决不可掉以轻心,投机侥幸,浅尝则止,盲目冲动,似是而非,一知半解。投资同用兵,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有时,对相关元素全部的彻底的通透并不具有可能性,但是。对主要的必须搞明白。比如搞产品,技术和市场最重要,对技术,则要弄清先进与否?成熟与否?与核心技术匹配的技术是什么?与技术相关的工艺,设备,工具是什么?这些,关系到――转化为质量功能的条件;在制造中标准化的可能;产品的前景和附加值;投资金额的多少,时间的长短。进而关系到整个投资计划的制定。所以,对项目要素的通透,是一种资本,是把握具体投资目标的首要的资本。
2、界域创新
项目所包含的诸种要素之间,总是会有关联,交错甚至重合,这些关联,交错与重合的地方就是一个域,一个特殊的区域,地域,领域。一个项目有几个甚至多个这样的“域”,此域与彼域的相互区别就是“界”,我把这种由要素相互连接的交汇点叫做“界域”。
――界域有大有小。终极元素的连接形成小界域,小界域之间的连接形成中界域,中界域的连接形成大的界域。界域是对已经确定的项目而言,既然项目已定,要素自然成为界域元素。比如,小的界域:把聚乙烯和橡胶以不同配比结合,就满足了工业与民用对材料硬度和弹性的不同需要,再比如,树脂生产中原料的配比与温度与反应时间的多种组合就产生不同用途的树脂型号。大的界域:科技成果与商业运做,软资本与硬资本的结合,等等。
――界域是创造性发挥的地方。项目本身的差异决定着要素的差异,要素的差异决定了界域的特殊性,界域的特殊性决定了任何界域的产生都是一种创造。哪怕是完全相同要素的组合,会因时间地点尤其是规模的不同而产生新的界域。比方说成本,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界域,但是,同一个服务项目,或同一种产品,由不同的人来做,就会有不同的成本。同样一个人来干,在不同时期会有很大差别。这正是域的创造性。
――界域的地位和作用。界域在把握项目对象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界域对项目要素而言,它赋予要素新的活力与生命,是要素的一种深化与升华。它取决于对要素的了解,了解的越多,越深,越透,创造力的发挥就越有丰富的思维材料。这是界域对要素的依赖和承接。启下,是界域对运转平衡而言具有最直接的奠基作用。
3、平衡运转
平衡是对界域之间的协调。界域之间的协调是运转的条件,而运转是项目成活的标志,又是发展的根据。他们的时间顺序是:界域――平衡――运转――成活。可见,平衡运转是建立在界域之上,对运转及企业的成活起着基础作用的环节,也是能否把握项目对象的最终体现。
――补板是平衡的重点。即抢救最薄弱的环节。比如,搞出个好的产品,很快就被仿冒了,不可被仿冒的包装就是产品的命门,找一家印刷技术最先进的公司印包装,谁想仿冒过不了包装的门槛。再比如,一种产销两旺的产品,运输成了问题,那么,运输就是最短的一块板,就要象救火一样补救它。但平衡的工作是管理的日常行为,管理者不是消防队,整天疲于奔命,按下葫芦起来瓢。要在对界域通透,创新合理的基础之上发现惯性,把惯性确立成规则,把规则表现为标准,精确明了的标准――目标,职责,评价等等。这些被管理学称之为管理的基础。要实现有效的协调,基础是不能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