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前面谈到,质量的思维就是进行“YES”和“NO”,“是”和“非”抉择的思维。当然,每次当我说完这个的时候,许多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但我每次都会请所有的人伸出手来,毫不吝啬地为我们的质量人员鼓掌。很简单,在一种“数量”的环境里,要想说“NO”,不仅仅意味着要有巨大的勇气,还要能够忍辱负重,并且能够承担巨大的责任。换言之,做正确的事是需要有巨大勇气的。所以,我们要为他们鼓掌。往往在鼓完掌之后,我会举一个我个人的例子来说一说我为什么要求他们鼓掌。
![现代战争5第四章 《质与量的战争》第四章 说“No”的三种后果](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2262963606344.jpeg)
曾经有一年的国庆放假期间,我们学院的几个同事结伴去天津游玩。一天,我们去逛洋货市场,在大街上,一个要饭的老太太朝我走来。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有“丐帮”之说,而她看上去,的确像一个真正的乞丐,我隐约记得口袋里还有五元钱的零钱,就非常坦然地把手伸到口袋里去。老太太很“职业”,一眼就看出我的意思,快步地朝我走来。我也就直接从裤袋里把钱掏了出来,可我突然发现,我拿出来的不是五元而是二十元钱。我迟疑了一下,就不想给她了,准备收回手来。正在这个时候,老太太说了一句话,让我哭笑不得:“你别收回去,我找给你钱。”哈!我当时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一直找案例,这次得来全不费功夫。我用的不就是一个“YES”和“NO”的思维,可是老太太非常巧妙地把它转化成了讨价还价的数量思维了。这时,我还是喊了一声“NO”!好了,这只是第一幕。第二幕,当我喊“NO”之后,老太太不干了,她气鼓鼓地对我说:“你怎么就不给我了呢?你明明是给我的,你怎么又收回去了?你这不是骗我老太太吗?你怎么能骗人呢?”你看,喊“NO”的第一种后果,是我成了一个骗子。令我尴尬的是,我看上去也算是个体面的人吧,而且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一个要饭的老太太跟我在那拉拉扯扯,而且大声地说我骗她,当时的情况,相信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想象得到:很多围观者笑道:“啧啧,这个世道变了,连骗子都这么高档啦!真是世风日下啊!”所以,这第二种结果,没有别的,只能是妥协。我当时就对她说“YES”,我给你。而第三种结果呢,面对被很多人指指点点的窘况,我就像犯了错误受到惩罚的小学生,三十六计,只能走为上了。当你说NO的时候,是会产生三种令人不悦的结果的。因此,在大家习惯于做“和事佬”和“老好人”,不愿意得罪人的氛围里,敢于坚持原则、固守标准,的确需要一种“舍得一身剐”的无畏精神啊!在多数人做事以趋利为原则、工于数量算计的环境里,做质量、谈质量,的确是需要勇气、智慧和忍辱负重的啊!这也因此彰显出质量工作的可贵之处,因为它像试金石一样,很容易就能测试出一个人的品行和潜质。可以这么说,做不好质量的人,正常情况下,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出息了,而反过来,能够做好质量工作,将会极大地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之路。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组织的一把手都必须从质量负责人中选,为什么有些组织要求所有高管必须要有管理质量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