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与其他省内城市的绿色豆制品业正刚刚开始,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广州市的“鲜坊豆制品店”仅仅只有3家。即使加上原有的传统豆制品作坊,豆制品生产市场也远没有达到饱和。
投资少,建店快,收益迅速,适合平民投资,即使是下岗职工也可以通过借贷开起豆浆店。正像彩票投注站的管理方式一样,“绿色豆制品”特许商也在不断完善管理,以后不会允许在一公里内开设两家豆制品店,有利于收益。风险作为小成本生意,广州市区的店面租赁“顶手费”恐怕比豆浆店其余投资成本相加还要高,这样就延长了成本回收期,对于手头拮据的投资者不利。在郊区或低收入城区,“绿色食品”概念恐怕仍未深入人心,顾客购买产品还以价格为主要依据。一元一杯的“绿色豆浆”恐怕真的没有0.5元一碗的传统豆浆畅销。在广东省的一些本地化较重的城市,豆浆这种北方人钟爱的食品未必就有“珍珠奶茶”与各类粥那样受欢迎。经营类别:特许经营,具体开店步骤,有专人负责。我是孤注一掷谈起当初的建店构思,我是孤注一掷的。由于开店之前,店铺旁的大小市场内充斥着各种作坊里出来的豆制品,价格低廉,市民也已经习惯了饮用,所以,我开绿色豆制品店的想法遭到了几乎所有亲朋好友的反对,他们一致认为开这种小店肯定没有生意。但我有自己的想法,认为现在的市场早已经不是作坊式经营的时代,什么都要讲品牌,讲规模经营,邻居开的那些士多店生意一天不如一天不正是明证吗?食品生产业的环保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超市里到处可见“绿色面食”、“绿色饼干”的标签。近来,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又兴起了“豆制品”热潮,仿佛含有胆固醇的“牛奶时代”已经降温了。这时,对于手头闲钱不算多的城市平民来说,考虑建个低成本、小风险的绿色豆制品店,应当是个不错的选择。去陈老板在德政南的绿色豆制品店采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家装修精致、翠绿底色的店面,俏立在居民楼下方一个个土土的日用杂货店之中,显得颇为养眼。登堂入室后,店内的面积真是小得叹为观止,足以登上笔者采访的“吉尼斯”纪录,富态的老板笑嘻嘻地告诉记者,他的小店只有9平方米,这即使是比起彩票投注站来讲,也是“小巫见大巫”了,何况投注站只用放台电脑,这里可是满满当当塞着一台巨大的韩国进口豆浆机。陈老板告诉记者,他的豆浆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完全按照特许商———上海鲜坊豆制品有限公司的品牌装修标准来装修布置的。店内的那台大豆浆机只需要一个人操作,只要在一端放入新鲜黄豆,每日就可以源源不断生产出豆浆、豆花、豆腐三种产品,即产即销,绝不浪费。前台就依次陈列着这三种产品,旁边还放着一台冰箱,以供喜欢冷食豆浆与豆花的顾客使用。生产间之后是只有3个平方米的储藏室,大袋的优质黄豆就层层叠叠地在那里等待着磨制的命运。谈起最初建店成本,陈老板颇为自豪,说自己只花了不到5万元钱,当然,租用铺面面积小也是重要的原因,但投资少主要是因为食品加工行业本来就是低投入行业,技术含量并不高,特许商只要求受许者购买统一的设备,并不要求其他的特许费或者品牌购买费,而且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就连今后的设备维修与使用培训,特许商也全部包了下来,分文不取,免去了老板的后顾之忧与生产投入。至于平时的运作费用,陈老板说,按照公司要求,要雇佣3名员工,两名前台小姐,一名生产工人,他们的工资在600元左右,其余就是买黄豆的钱与租房费了,所以,豆制品可以称为名副其实的低成本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