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山东省章丘市传出一个消息,有人将芹菜卖到90元一斤,消息来自一个叫鲍家村的地方。然而据我们记者所知,2008年前,那里的芹菜每斤最多只卖2元,这两年内鲍家村到底发生了什么,竟然让芹菜一斤能卖近百元?在没有到达辛寨乡的鲍家村之前,我们的记者在章丘市内做了一番调查。
记者:你觉得芹菜应该是多少钱一斤比较合适?
消费者1:两元钱吧。
记者:两元钱,那90元一斤的芹菜你会买吗?
消费者1:不大可能。
消费者2:90元钱啊,不会,应该不会。
记者:不会买。为什么呢?
消费者2:因为这个价钱偏高。
消费者3:价位太贵了吧。
记者:太贵了,是吗?但是有人就卖90元一斤,你相信吗?
消费者3:信呀,是那个鲍家芹菜吧。
记者:听说过,是吗?
消费者3:知道知道,确实是。
对于一斤芹菜卖90元,有人相信,但更多的人是怀疑。记者在超市里也没有见到有90元一斤的芹菜销售。那么这事到底是真还是假?是货真价实还是故意炒作?带着疑惑,记者首先来到了鲍家村所在的辛寨乡,我们从乡党委书记那里得到了一种说法。
乡党委书记王其坤:90元钱一斤,很多人也不信,但是我们卖的时候,还卖的很好。
在面对镜头接受采访时,乡党委书记王其坤非常认真。当他证实一斤芹菜卖90元后,我们吃惊不小。那么这里的鲍家村种植的究竟是什么芹菜?它与一般芹菜又有什么不同?到底是谁卖这么贵的芹菜呢?为了找到答案,我们在辛寨乡乡长高成玉的带领下来到了鲍家村。
眼前这个人叫刘殿明,就是他把鲍家芹菜卖到了90元一斤。刚到鲍家村,他就带着记者来到了他储存芹菜的地方。
刘殿明: 90元钱的咋搞的,从那个大棚,天气一冷,从大棚里收了以后,就摞到这里边了。摞到这里面呆两个月,它在里边长的。
这就是刘殿明用来储存芹菜的地窖,其实这只是在地面垒起的简易储藏室。刘殿明说,他的芹菜能卖90元一斤,跟这地窖有着巨大的关系。可是,10年前他就用地窖储存芹菜,那时最好的一斤最多也只卖两元。那么短短两年内刘殿明到底做了什么?竟能把一斤芹菜卖到了90元!
个头不是很高,长得不算好看,刘殿明只是鲍家村的一个普通村民,唯一与别人不同的是,他年轻时曾当兵六年,复员后下东北做生意十年。从小生活在鲍家村,和当地村民一样,刘殿明对芹菜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
刘殿明:多少年来,在鲍家村,芹菜对老百姓也是个精神依托。每年过年,卖卖芹菜,也能过个好年。
善于与人交往是刘殿明最大的特性,就在记者拍摄时,他也不忘与村里的人搭讪。正是这样的热情,使他在1997年被选为鲍家村村主任,2000年又被选为党支部书记,在村里很有威望。从那时开始,他就一直想提高芹菜价格,但是在长达八年的时间内,他始终都没有成功,但2008年后,他却将芹菜价格从每斤2元卖到了90元!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在鲍家村,村民们8月播种,11月收获。在过去的10年内,每年到11月份,地里近200万斤的芹菜全部被采光,但当时并不销售,而是移到在地窖内储存一两个月。储存后的芹菜脆嫩发甜,口感更好。可2008年前,村民们一直用地窖储存芹菜,但怎么使劲也卖不出好价钱,这让村民们非常苦恼。
村民刘殿明:不种吧,从老一辈传下来就有这个种菜习惯,种吧,那时候反正就卖不出价钱,没钱。
村民刘殿东:它就是三角四角一斤,一亩地上万斤的产量,一亩地下来三千四千的。
鲍家村种植的芹菜高1米,芹菜味足,水分含量高,品质好是大家公认的。春节前后是芹菜的销售旺季,村民们都想在这个时候大赚一把。经过地窖储存的芹菜口感虽然很好,但由于村里几乎家家都种芹菜,又是集中上市,他们想通过芹菜赚钱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
村民李士亮:不要了,干脆就,有时候卖到几分钱,一角来钱,就不行了。
乡长高成玉:有些老百姓就把一些芹菜丢在了沟里,白白地烂掉,非常可惜。
2000年后,当上村支书的刘殿明几乎把所有精力全部扑在了村里工作上。他修建公路,整改电路,又通过招商引资,把原来废弃的学校承包出去,换来资金重新在鲍家村修建了小学和幼儿园,大刀阔斧的工作为鲍家村人带来了很大的实惠。
村民万现水:刘殿明不孬着呢,这几年给鲍家村搞的这一套挺好。
村民刘殿亮:务实,为群众办实事,脚踏实地,这是他的特点。
村民们对刘殿明的工作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评价,但是,一提到芹菜销售,刘殿明就没了底气。因为在长达八年时间内,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就是没能提高芹菜价格。所有人都觉得,要想把芹菜价格提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就是从2008年开始,刘殿明竟然在两年时间内就把一斤芹菜从2元卖到90元?他究竟使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山东省济南市的章丘市,山清水秀,名人辈出,这里曾是唐朝宰相房玄龄和南宋词人李清照的故乡。章丘地区丰富的水资源,非常适合芹菜生长。而鲍家村就位于章丘北部的辛寨乡,所处位置曾是漯河故道,长期的流水冲击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
村民刘乃国:就在这个位置,现在你看不出来了。在我小的时候,还有河,还有流水呢,那个时候,50年前,这条河还流水。这就是粘土和白沙土混合在一起的,最适合于芹菜的生长,长出来的芹菜品质特别好。
记者:怎么好?
村民刘乃国:口感好,无丝无渣。
2004年时,鲍家村所有芹菜种植面积不到200亩,每年冬天这村里近两百万斤的芹菜销路成了村支书刘殿明最大的苦恼。在村里修路、建学校,他干起来是游刃有余,可要把芹菜卖出好的价钱,他费劲了脑筋,就是找不到出路。
刘殿明:有一段时间,我们村里的芹菜种植面积很小很小,几乎是近乎灭绝的情况了。
刘殿明清楚,鲍家村村民都是春节前卖芹菜,如果芹菜卖不上价钱,村里人就不会过上好年。2004年冬天,他狠下心来做了一个决定。正是从这个决定开始,鲍家村两千多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2004年12月11日晚上,刘殿明突然召集村委会成员,他要告诉大家一个卖芹菜的好办法。
村委会成员刘殿亮:平常开会,都是白天开会。结果那一天呢是晚上,晚饭以后,他突然召集我们开会,当时我们5个人也不知道什么内容,我看他怎么搞得神神秘秘的。当村里人结束了一天的繁忙劳作后,村里开始恢复平静。村委会成员一个接一个地走进了村委会。在这里,刘殿明提出了一个对芹菜的新想法,而这个想法村里其他人从来都没有想到过。
刘殿明:我出去学习参观,现在通过培训,人家现在都搞精装、包装,什么东西改装改装,就能变变销路了。
原来那天刘殿明刚从青岛市的平度马家沟学习回来,平度离章丘只有约300公里,两地芹菜都属于本地芹菜,品质差不多,比西芹口感好,芹菜味更足。但当时马家沟芹菜却比鲍家村芹菜价格高四五倍,原因就在于马家沟芹菜采用了精美的包装。
村委会成员刘殿亮:他的思路呢,想到通过包装提高芹菜的价格。
刘殿明首先想到的就是对芹菜进行包装,他不仅要搞包装,还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鲍家村的芹菜。在过去的几个月内,他经常去辛寨乡乡政府,在副乡长单希征的帮助下,刘殿明的计划逐渐浮现出来。
副乡长单希征:我们就想了个办法,就是免费送。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吗,牌子是送出来的,价格也是送出来的。
其实,刘殿明采取的只是很传统的办法,由于他平时大部分时间在农村,无法接触外地客商。经副乡长介绍,刘殿明开始往章丘市内外的各种酒店、宾馆和大型企业免费赠送芹菜。但他的如意算盘却落空了,经过包装的芹菜虽然被大家认识了,价格却始终没有提升。为收购农户的芹菜,他反而亏本了不少。
记者:当时亏了多少?算过账没有?
刘殿明:当时得4万来元钱吧。
随后几年内,刘殿明自己也不知道免费送出过多少芹菜,但因为当地农户相互压价,各自经营,有时低到只有几角钱一斤。通过包装来提高价格的愿望终究还是破灭了。
刘殿明:种的多,终究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这个芹菜市场比较混乱。
走投无路的刘殿明想到了最后一个办法,那就是组织当地农户成立合作社,以规范芹菜销售价格,但这一次他的威望并没有发挥作用。
村民刘殿杰:不相信,因为啥呢,一个担风险,第二个投入到合作社,是不是要吃亏,能不能得到好处呀。
刘殿明: 入社得入股,交一部分现金。每人交1000元钱,他觉得拿这1000元钱可能吃亏,意思就是我交这钱,能不能回来,要是我赔到里头呢?
农户的不理解让刘殿明绝望到了极点,但始终有着一股韧劲的他没有就此放弃。2007年底,他说服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和朋友的亲戚朋友共54户,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18万,又贷款12万成立了合作社,并出任理事长。合作社刚成立不久,就被辛寨乡新调来的党委书记看中了。
王其坤:统一供肥,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收获,对芹菜基地的正规化、规范化管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这个叫王其坤的党委书记,他知道菜贱伤农,也很想把当地芹菜价格提高。在得知刘殿明成立合作社后,乡政府通过合作社的统一管理作用,指导农户给100多亩的芹菜喷洒牛奶,使用有机肥料,保证了芹菜品质。但尽管如此,刘殿明知道,要想提高芹菜价格,仅靠他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
刘殿明:靠一个人的力量,单靠合作社的力量,单靠一个村的力量,力量很小的,我考虑什么呢,能不能借助乡政府的力量,各级上级领导的力量,来把这个事情做大做强,把市场扩大。
那么,刘殿明是如何借助乡政府力量的呢?他又是如何将只有两元钱一斤的芹菜在短短两年内卖出90元的呢?他和新来的乡党委书记找到了隐藏在芹菜当中的什么秘密呢?2008年3月,辛寨乡调来了新的党委书记王其坤,他参观了刘殿明成立的合作社后,决定和刘殿明一起把鲍家芹菜做成有机食品,要求农户在种植中不使用任何农药,全部使用有机肥料,以此来提高芹菜价格,但成本的增加却让种植户抱怨万分。
村民刘殿东:平常就这一两元的东西,它能卖到十几块吗?不要说再高了。
尽管村民们抱怨不断,但是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还是按照统一的要求来管理芹菜。这样的投入并没有白费,2009年1月,刘殿明合作社生产的鲍家芹菜被农业部认证为“有机转换产品”。2009年夏天,乡党委书记王其坤通知刘殿明,乡里要准备12月份在章丘召开鲍家芹菜推介会。
可是拿什么去推介会呢?要怎么来推介鲍家芹菜呢?刘殿明左思右想,他从储存在地窖内的芹菜中找到了答案。在那次推介会上,就是找到的这个东西,被他卖到了90元一斤。
刘殿明:90元钱一斤的芹菜是从这一棵芹菜里头精选的,精挑的。就这个。
记者:就这个,这个卖90元钱一斤?
刘殿明:这个卖90元一斤。
刘殿明:这是通过大棚,入了地窖里头,在地窖里头,通过储存期, 一个月至两个月,在这地窖里长的。
在鲍家村,虽然人人都知道芹菜芽是所有芹菜中品质最好的,但长期以来却被大家忽略了。
刘殿明:就里边这根,这个能生吃。
记者:这能生吃呀。我看这个好像跟外面的颜色也不一样?
刘殿明:它没见阳光,在地窖里,没见阳光,它吸收根部的营养和其他外面老茎的营养,转到这里边,所以能生吃,口感还发甜。
2009年12 月,刘殿明将精挑的芹菜芽做成了精美的包装,送到了鲍家芹菜推介会上。山东人有生吃新鲜蔬菜的习惯,在进入地窖后才生长出来的芹菜芽水分足,口感发甜,非常适合生吃。没想到在推介会上,可以生吃的鲍家芹菜芽果然被刘殿明卖到了90元一斤,得到了章丘高档宾馆、酒店的青睐,还被他销售到了济南、潍坊、青岛、北京等地。现在,在寒冷的冬天能吃上新鲜的芹菜芽成了人们的时尚消费。
酒店经理李刚: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对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生吃鲍芹,凉拌鲍芹倍受顾客的好评,主要是因为是鲍芹口感好。
消费者1:而且很脆很嫩,没有丝。
消费者2:吃起来真的感觉很不错。
芹菜芽产量只占所有芹菜产量的5%,虽然卖到了90元一斤,还是销量很好。
王其坤:定位在高端,一个是高端消费人群,高档酒店,宾馆,我们这个180元一公斤的芹菜,在农村集市上卖是卖不出去的,谁买呀,群众谁买呀。
刘殿明:就这一根,这里边这一根卖90元,外面的有卖40的,有卖10元的,还有卖3元的,分级包装的,分级来上市。
2009年的推介会后,刘殿明在销售时将一棵芹菜分四个等级,最外面一层不经过任何包装,每斤只卖3元。再往里面一层每斤卖10元,越往里面价格越高。最贵的就是中间的芹菜芽,卖90元一斤。
刘殿明:从外观上能看出来,最外边这一层秸子发黄,纤维要多点,在里边这层秸子发绿,纤维少点,越往里面,芹菜的质量越好。
现在,刘殿明和他的合作社通过统一分级、包装, 90元一斤的芹菜芽每天就能卖五六百斤,其他等级的芹菜销量每天也有近1万斤,均价也达到了15元。原来怎么也卖布上价的芹菜成了当地老百姓的财富源泉。
刘殿东:销路不用愁了,以前都是出去自己卖的,现在都是客户上门来买。
刘殿明:确实老百姓收到钱了,给鲍家村带来了致富路,收入有十万八万的家庭很多。
村民刘殿东:以前都是一元两元一斤,现在卖这价格,做梦也没想到。
2009年,鲍家村芹菜种植面积达到了600多亩,总产量约700万斤。现在,辛寨乡政府已决定要把鲍家芹菜打造成章丘市特色农产品。到2010年底,漯河故道旁包括鲍家村在内的共2000多亩的土地,将全部变成芹菜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