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保障学院副院长郑功成委员说,应当适时考虑减税让利,以便更多惠及普通劳动者,帮助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困难期。要考虑减免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税费负担,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税费负担。(《每日经济新闻》8月29日) 我非常赞同郑功成委员减免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税费负担的主张。今年以来,中小企业的日子越过越紧。以温州为代表的浙江中小企业当下的困境,是中国中小企业当下的生存缩影。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除了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之外,主要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出口退税等政策的调整,使得许多出口企业步履艰难。如陶瓷的出口退税从15%下降到5%。二是税费在逐年加重。去年我国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1万亿元,增幅达32.4%。三是中小企业的额外负担,主要指一些地方执法部门的乱收费、乱摊派。 今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人们也认可了这样一个事实。但是,今年的税收仍在大幅增长,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税收达32553亿元,同比增长30.5%。在经济遭遇巨大困境的情况下,税收反而取得了如此快速的增长,这个“意外”就不得不让人深思。而在税收异乎寻常快速增长的同时,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却在下降。
![中小企业生存现状 如何缓解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2230371643448.jpeg)
一直以来,财税收入的增加都被认为是一件大好事,而没有考虑过它给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危害。而如果任由税收无节制增长,结果是消费少了、企业垮了,经济还能健康发展吗? 一位运输企业的老总曾对我说,当今的中小企业别说发展,连生存也难。他对我诉苦说:去年上交的税收比两年前增长130%;司机的收入每月在2000元左右,但税务部门一律每月征收个人所得税70元;客车每辆大多被交管部门罚600元以上,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罚单上常有车速101公里,超速1公里。 中小企业的存亡直接涉及民生。在正常的经济社会中,大企业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更是经济与民生福祉的支柱。所以,在中小企业生存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形下,最有效、最现实的做法是给广大中小企业减税退税,同时要大力治理乱收费、乱罚款,给中小企业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