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编辑部
双汇,用其董事长的话说,一群“杀猪的”,硬是将一个濒临破产的屠宰厂做到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肉制品企业。
鲁宝,500元起家,从用铡刀做纸箱垫板、格子开始,硬是发展成为今天资产超过10亿的集团公司。
无数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使得中国出口位居世界第一。
除了用“弱势营销”,我们实在无法再给整体中国企业的营销找到一个更合适的概念。
据说,观看完海湾战争的录像后,众多解放军高级将领默默无言,没有人能够忽略中国与美国的巨大军力差距。之后不到20年的时间,中国军力与发达国家迅速拉近。
别说面对全球市场,就是在我们自己的市场上,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差距是何等之大!资金、技术、装备、管理、营销和人力资源,我们的起点之低,水平之差,几乎是白手起家,瞎子摸象。
弱势,是中国企业不争的境况。但是,穷则思变。满打满算30年时间,中国企业发扬抗日精神,一批倒下,一批又起,前仆后继,永不言败。硬是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和不屈不挠的弱势营销。
因此,弱势营销既不是弱者的营销,也不是无奈、平庸者的营销,它是个人、企业改变命运的营销,是支撑国家崛起的营销。
中国企业弱势营销最鲜明的特点是,在一个内外条件都不具备的背景下,对外“修路搭桥”,于内“养马造车”,30年时间,搞得风生水起,路桥(销售渠道)四通八达,车马(产品)川流不息。
弱势营销成为中国经济崛起初期,指导企业有效展开竞争的灵丹妙药。而本刊则有幸成为“研发”这付灵丹妙药的基地。
时至今日,纵观全球经济,风光这边独好。但看企业,仍是实力平平,问题多多。尽管对跨国公司我们主观上不愿仰视,但现实差距仍然巨大。
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么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中国企业未来应该保持什么姿态?如何清理和传承过去30年的营销成果?
我们遗憾地发现,2006年之后,营销探索的步伐似乎逐步式微。曾经风云的知名营销专家,著述越来越少,甚至部分人还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部分新人则仍然在重复过往专家的认识。
更令我们吃惊的是,当我们回顾过往经典时,产生了强烈的时过境迁的感觉。许多当年醍醐灌顶之作,现在读起来竟也感觉平平。我们有理由担心,如果不进行系统的去伪-爱华网-存真、去粗取精,一方面,这些优秀的成果会因为埋没而无法继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如果不去进行持续的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它们也会随着专家一起,从人们视线中消失。
在自然状态下,大浪淘沙之后,能够留下来的文章注定是有限的。而能够留下来的文章,并不能有效反映当时所形成的全部价值。作为营销媒体,尤其是在那个时代反映主流,引领潮流的营销媒体,我们有责任系统清理30年中国营销的遗产,就传承问题做出有益的思考和切实的努力。
对于中国营销的成果,我们有四个基本评价:
第一,它们基本上涵盖了企业营销的方方面面,并且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识、思想、方法和方法论。
第二,它们基本上是建立在以弱搏强,以弱胜强的基础之上。
第三,它们基本上处于散乱状态,既没有多少专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提炼,也没有多少企业能够系统地实践和应用。
第四,它们既是中国营销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丰富和突破的基础,也是继续指导和支撑中国企业营销实务最有效的思想、方法。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也决不可能忽略它们,抛弃它们。基于这种思考,我们在推动创新研究和探讨的同时,于本期用一定的版面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清理工作。
希望这项工作能够推动中国营销的进步,也同时希望得到专家们的鼎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