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业的市场需求 制造业信息化 应随需而变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已经连续两年保持10%以上的高位增长态势,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2007年其增加值达到1.3万亿美元,占我国工业产值的78%,其从业人员占82%,占国民生产总值约40%、占财政收入的50%、占外贸出口的80%。根据联合国统计司的统计,中国的GDP总量占世界第四位,近两年来有希望超过欧洲排名世界第三,制造业在中国的GDP增长当中起着主要的作用,而且其增长速度也在三个产业当中是最快的。在世界经济当中尽管第三产业在不断发展,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制造业还是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部分,而且还发挥着主要的领跑作用。 

制造业四大变化 

● “全球制造中心、世界工厂”的角色面临转型 

“全球制造中心、世界工厂”的角色面临转型,中国制造企业的有效出路是实行产业升级,重点是优胜劣汰。珠三角、长三角目前的生产成本已开始超过许多东南亚国家,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家电、电子、纺织服装、印染、化工原料和玩具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制造行业的地位正在逐步被高成本、低价位策略所侵蚀。应对这一变化,中国制造企业有两条出路: 一是向成本更低的地方转移,比如转到中国中西部地区,这是短期行为、饮鸩止渴,这种简单的产业转移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是拖延扩散产能过剩、贸易失衡和环境污染等深层次问题,能否理性地承接具体的转移项目是各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的一道难题,更何况很多制造企业在考虑到劳动力和土地、廉价的物流等这些综合经营成本后,很难下定决心进行迁移; 二是实行产业升级,提升产品的质量、档次、技术含量以及自有品牌,进而提高产品的价格,提高“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树立品牌和自主创新技术积累虽然需要长期努力,但却是解决中国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全球制造中心”地位被改变的根本解决方法。 

● “节能减排”已成为高耗能行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节能减排”是高耗能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因,而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扶持高资源利用率高生产力企业做大做强、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是“节能减排”政策导向的源动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接近10%,但如此高速发展是以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带动产出为代价的。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3.8万元/人年,是美国和日本的4%、德国的5.5%。面对上述状况,中国专家呼吁: “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已成为能源消耗的大户,改革已经迫在眉睫。”2007年被称为“节能减排”年,我国的“十一五”规划确定,未来5年要节能20%。目前我国工业中,重工业的发展快过轻工业,重工业中又是高耗能行业的发展最快。2007年,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和电力6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20.1%,增幅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07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高耗能行业的调控力度,从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工这5个行业运行情况看,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但总体增速依然偏快。 

● 国家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装备制造业、化工行业落后产能过剩,国家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化工业的发展。国务院2006年6月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突破16项装备和产品,并从6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国家出台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及相关措施,优化了产业结构,控制了产能过剩,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由此开始。在上述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典型影响行业是机械制造行业企业,这其中包括众多电子机械、化工机械、服装食品机械行业等。

●加工出口产品质量遭遇质疑 

加工出口产品质量遭遇质疑,表象是质量管理问题个案数量激增,而根本是要求企业运用有效手段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一场针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危机从宠物饲料开始,迅速扩大至海产品、牙膏、药品、玩具等,先是被点名、被怀疑,进而面临下架撤货,最后出口被迫停止。质量问题集中存在于日用消费品,与此相关的行业有化工、纺织和食品,如果不从企业个案来看,而从行业整体来看,突出问题是部分中国制造企业忽视质量管理。由于我国出口的大部分是低端产品,或者说没有自主产权和品牌的生活日用消费品,重工业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并不多,因此,在竞争优势上,我国产品依靠低价格取胜,而这种商品的低价格主要是以牺牲劳动力部分价值构成的。由于出口商品价格过低,出口企业利润非常薄,主要依靠数量来赚取利润,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忽视质量问题。企业通常缺乏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缺乏完备的质量预控机制。但是竞争加剧不代表可以忽视深化管理,反而要求企业必须进一步采取有效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否则国外客户的“信任危机”将直接导致企业经营损失。 

信息化特点鲜明 

制造行业信息化发展在纵深应用、产业成熟方面都有显著进步,市场应用中出现了诸多质变的亮点,具体分析如下。 

●信息化意识明显提升、中型企业开始出现普及应用 

制造行业最大的发展变化在于中型企业开始了ERP等主要管理应用系统的普及应用。先讲述一个市场现象,现在ERP厂商出去销售,不是销售人员请企业用户吃饭,而是企业用户争着请厂商吃饭,目的是为了购买、实施ERP能在价格上便宜一点。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2007年电子、汽车零配件、制药、机械等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成本压力非常明显,中小型企业普遍意识到进行信息化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为行业内的大型企业已经都通过成功实施ERP等应用管理系统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因此形成了不上ERP、不进行信息化,就会被行业竞争所淘汰的局面,中型企业信息化意识明显提升,开始得到普及应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71784.html

更多阅读

高温合金应用及市场需求 耐高温电热合金

1、高温合金需求概况高温合金材料最初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由于其有着优良的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逐渐被应用到电力、汽车、冶金、玻璃制造、原子能等工业领域,从而大大的拓展了高温合金材料的应用领域。随着高温合金材料的发展,新

上海健康服务市场需求 健康酒的市场需求在哪里?

近两年,白酒行业正遭遇重新洗牌的尴尬境地,从2015年三季度的报表来看,大部分上市的酒企深陷产业深度调整的困境之中,业绩或多或少出现下滑。但值得关注的是,主打健康白酒概念的产品,却有强劲的业绩表现,备受大众追捧。辗转2016年,健康白酒

国产品牌手机排名 国产手机品牌的市场争夺战

     国产手机将占半壁江山  在高端手机市场上,昔日王者诺基亚的市场份额早已大不如前,苹果凭借明星产品一路过关斩将,以9%的市场销量成就了高达75%的行业利润,而三星依靠包括终端在内的全产业链优势,发展势头强劲,成为苹果公认的最

春运时期最大的矛盾是 中国当下最大的市场需求和矛盾是什么?

 最近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成为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从几百亿销量的双汇,到街头的小作坊,大家都在为了人民币,将安全抛之脑后,我们吃下去的不是食品,而变成了毒品,人们的身心健康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位。有人编了一个他一

声明:《机械制造业的市场需求 制造业信息化 应随需而变》为网友酒话醉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