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发展 我国物流业售后服务的五大途径
随着大量外资物流公司的涌入,其先进的服务理念、服务手段和服务效率必将对我国物流业带来强大的冲击。为此,我国物流业在普遍重视营销前、营销中服务的同时,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实施营销后服务,形成服务的良性循环。因为吸引客户不是物流服务的目标,培育客户忠诚度才是物流服务的终级目标。 途径一:将“客户”要领引入企业内部 客户服务是所有员工的事情,而不仅仅是直接与客户接触的一线员工,更不仅仅是客户服务(客户经理)部门员工的事情。整个物流公司都可以看作是客户经理(客户服务或营销)部门,因为公司每一个员工的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客户满意的程度,所以,物流行业必须将“客户”的要领引入物流业内部。特别是在营销后服务中,公司高级主管、客户经理部门人员不仅仅要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而要首先满足内部客户(即其他员工)的需要,二线员工必须尽力向一线员工提供支援。 途径二:创建“服务至上”的物流企业文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物流公司开始重视客户服务,并急于将其引入到物流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去,于是制定一大堆客户经理或市场营销的规章制度,强制员工去执行,结果却不尽人意。问题在于:制定制度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员工认可、内化服务理念、服务宗旨,这样员工才会主动地、绞尽脑汁地去想、去做他能为客户所做的事情。同时,物流公司在服务上的竞争,关键不是服务项目和产品的多少,因为这是很易模仿的,而在于服务文化。因为建立和改变物流企业文化,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服务杰出的管理者,会不厌其烦地阐释其服务理念,并亲自到第一线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样做可以使高层主管接触客户遭遇的问题,体验第一线员工的辛劳,同时向所有员工显示客户服务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参与型的领导才能真正使员工体会到传播的“文化”的实质,而员工才可能有最大的投入。此外,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组织机构也是重要的一环。 这种组织结构应该向员工传递这样一个清楚信息:一线员工的职责是使客户满意;而管理人员的职责是支援员工,使他们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要做到这样,一线员工应被充分授权,因为真正了解客户的是直接面对他们的一线员工,如果这些人没有权力根据客户需求决定自己的行动,就不可能让客户满意。为了保证一线员工正确地使用权力,物流公司要加强员工培训,管理层要由机械管理者转变为客户拥护者和教练,配合员工愉快地工作。同时,在缩短管理半径的同时,强调管理人员与员工的双向沟通:一方面,管理者必须让员工了解服务的目标,协助他们提供最优服务;另一方面,一线员工应将客户的意见准确、快速地反馈给管理层,并提供决策参考。 途径三:规划好营销后服务系统
一是要建立客户资料库。客户资料是物流公司营销活动的起点,其基本思想就是做到对客户了如指掌,不定期进行意见反馈,征求意见,从而针对每一个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要准确规划设计统一的客户信息管理中心,并实行资源共享。 二是尽量提供全方位营销后服务,增强客户对公司的依赖性即设置高的转换壁垒,使客户难以离开。主要包括:为客户提供月度统计分析表,报给客户参考。内容包括: 1.本月发货量,派车、到车及时率,单证流转准确率,有无货损货差等; 2.为客户提供季度、年度报表,内容包括:各地发货量走势、淡旺季时间、区域发货量对比、发货准确率、及时率、事故率等等; 3.结合客户的物流工作目标,确定该项目的发展目标。处理客户投诉,提供补救性服务;以及其它增值服务。
更多阅读
宁波物流:集装箱的智慧密码
回想那次发工资的情形,宁波集卡车司机老张仍然喜不自禁:“活儿没多干,打到工资卡里的钱却一下涨了3000多元,天上掉馅饼的事竟落在了我头上。” 这不过是宁波智慧物流效应中的一个实例。“作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物流业在宁
五大发展战略 成就第一品牌的五大战略路径
高山战略的营销原理告诉我们,没有行业地位的品牌是没有经营价值可言的;企业进入市场,开发产品,树立品牌,一定要去占领市场的高山位置,这是赢的法则! 那么,如何占据高山位置呢?方法抢占山头(抢占无人占领的山头) 市场已经存
共同配送:我国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选择
摘 要: 冷链物流是确保食品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文章首先综述了冷链物流与共同配送的研究成果,然后分析了共同配送对食品安全、易腐商品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社会的影响,最后指出在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基础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研究 发展国际物流配送中心的政策研究
摘 要: 在调研基础上,以案例分析的方法,总结了当前跨国公司在华发展国际物流配送业务的种类,分析了现行政策与管理体制与发展国际物流配送业务的不适应之处,提出了政策调整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我们党形成并积极推进 积极推进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
根据我国的连锁零售行业的实际需要,塑造多层次、多类型的物流配送格局。要大力发展直接为生产、流通企业服务的物流设施。 一是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市场需要和生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