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厂商关系和连锁店问题。国美、苏宁与家电企业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于双方的利益关系。要维护家电企业的利益,最根本的是我们要壮大起来。自己做专卖店是一种方式,但几个家电企业联合起来成立共同控股的卖场,难度很大,最终这个卖场的经营手法、各种手段还是会和国美、苏宁一样,结果对家电企业还是没有推动。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注重合作、公平,在这个基础上寻找共同合作的方法。

黄文辑(广东汉洋丽声音响有限公司董事长): 家电企业自建渠道了,最紧张的就是国美和苏宁。他们反对的理由是厂商同质化。其实目前是国美、苏宁、永乐都同质化了,消费者走进他们的卖场感觉都是一样的。家电企业进入卖场,一是面临货款难收,连中国首富都不付货款。二是这些卖场把中国的家电业搞成了垃圾。拿家电业和家具业作比较,人家一套沙发都可以卖上万元,但家电却是十分微利。还有,进店的销售也不理想,我们前年进店销售是1200万,去年进的店更多了,但销售却降到了500万。 现在家电企业都在做品牌,但不解决与卖场的关系,谈品牌没有任何用处,因为价格都是他们控制的。像在国外,消费者很少认品牌,只认卖场、价格。所以渠道发展了,对家电企业却没有推动。 要改变经商环境恶劣的局面,家电业可以不进国美、不进苏宁。或者,可以考虑以家电商会的名义,出面到大卖场联系,协调解决入场费、货款等等问题。 其实,所有的大企业都应建渠道、做宣传,格力自建渠道,美的要建3000家专卖店、TCL也在做,这些企业都起了“领头羊”的作用。就我们来说,进了许多入场费较低的家具店,效果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