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一答的现场互动环节堪称报告会的小高潮。听众们提问一个接着一个,一开始有人还扭扭捏捏,问得比较含蓄,后来有人干脆就大声向台上的杨光喊道:“这个市场我们不熟悉,你说吧,哪个行业赚钱,我就投哪个!”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对这样的“呼声”,杨光劝大家一定要冷静:东非市场是很大,但是也有风险。下面是记者对现场互动的扼要整理。
安全有无保障
问:在东非投资有无治安风险,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江苏是全国治安最好的省份,我感觉布隆迪的治安没有江苏好,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大约相当于中国西部的一些省份。(那里)有抢劫,但被抢劫的对象跟自己太招摇有关系。布隆迪的大使就跟我提醒过,那些所谓被枪杀的,都是比较招摇的,脖子上戴那么粗的金项链,别说在东非有人眼馋,在北京走路也有人眼馋啊。(众人笑)
另外,在布隆迪枪支管制非常严。在中国商贸城都是有安全检查的。语言上不要担心,当地有很多在中国留过学的留学生,聘请他们做翻译兼秘书、助理,500美元月薪就很不错了。普通工人收入大概400-800元人民币/月。注意事项比如,人际交往平等对待,当地人是很讲感情的,可以适当送一些小礼品,加上精美包装的,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善意;不要直接送钱。
问:我是做家纺的,看您介绍的气候感觉可以做,不过不知道整体市场水平如何?
答:床上用品的话,小毛毯比较有市场,因为平均气温高。东非是个刚刚萌动的市场,现在去普遍还存在“怕”的感觉。可中国人现在也已经一个带一个的过去了,我估计再过三五年就不会有这么好的形势了。
手续怎样办理
问:过去需要什么样的手续?
答:需要对方合作伙伴的邀请函。以往有其他省份的人过去,偷渡到欧洲出了洋相,所以现在非常严格。
问:做生意怎么注册?
答:1万美元起步,各行业不同。
问:护照是一个国家还是多国通用?中国的驾照可以通用吗?
答:护照是六个国家通用,但驾照中国的不能用。当地的车很便宜,在我们这里需要六七十万元人民币的丰田进口车,那里只要2.8万美元。建议当地购车以吉普车为主,因为山路比较多。
问:签证可以用多久?
答:签一个国家,一个月一签;做生意可以签三年,多次往返。
当地概况如何
问:消费水平怎样?讲什么语言?
答:打个比方,像25-30年前的中国,消费品比较匮乏,组装彩电、电脑的市场很大。法语、英语。
问:这个国家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答:旅游业、咖啡、铜、锡出口,大都是去向欧洲。农业还是刀耕火种。我们如果去开发农业,拖拉机当地很欢迎。大米都卖到5.6元/斤。
问:过去的费用大概要多少?
答:可以由布隆迪的阳光希望统一发邀请函,一来一去的机票是9000元人民币。在当地住很贵,因为旅游业发达,房价非常昂贵,贵的1200美金/天。便宜的也要35美金/天,那种洗漱用品都是不供应的,可能在我们这里5块钱一天也没人住。
问:外汇有管制吗?
答:前两年管制,现在已经放开。开户是其本国货币,但交易货币美元、欧元通用。银行可以选大的,当地较大的是比利时信贷银行。
问:企业的税收怎样?
答:大概相当于在中国的一半。
问:过去吃什么?
答:当地饮食习惯以法餐为主,吃得惯。
问:有大型超市吗?
答:没有,小型的也没有。
初定新年考察
问:你就当我们这里的一个牵头人,带我们过去吧。
答:你想做什么行业?
问:我还没想好,你熟悉,你告诉我们吧,跟你走,哪个赚钱就做哪个吧。(众人大笑)
答:我也跟大家说实话,我想做的事,就是形成一个各行各业优势互补的情况,大家抱成一团,各做各的行业,不管哪个行业都很强。我的愿望就是做当地江苏同盟商会的创始人,我们苏商过去赚钱后不要勾心斗角,不允许卖假冒伪劣,如果有这种情况,我们就把他赶出去。(掌声)
问:能否先带我们去考察一下?
答:我最近正在考虑这个事情,计划春节后组团过去。(掌声)
杨光故事
成为东非贵宾受益一段机缘
被“秘书长”接见有故事
“其实开始我也没想去东非投资,但是见到了东非自由贸易区秘书长后,我改变了想法。”很多读者在看了本报《江苏商人东非掘金》后,都有这么一个疑问,昨天,杨光揭开了这个谜团。他表示,自己资助过一个布隆迪在中国的留学生艾佛德,每月给他1000元人民币的生活费,这个留学生的舅舅正好是东非自由贸易区秘书长,开始自己毫不知情,后来2006年艾佛德的舅舅到北京开会,艾佛德把他带到北京去见舅舅,受到艾佛德的舅舅的隆重接待,并给自己引见了东非六国的贸易部长,还与他们一一交换名片,他们都盛情邀请自己到东非去投资。
杨光表示:“当时自己真的有点受宠若惊,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商人,在国内每年的生意也仅数百万元,而且生存还比较艰难。之前艾佛德虽然就一直鼓动自己到东非投资,但自己心里其实根本没想过真的去,现在自己与东非六国的贸易部长们都认识了,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当然要去试一试。”
在布隆迪受明星般的欢迎
“我在布隆迪受到了明星一样的欢迎。”杨光表示,由于布隆迪当地人很少看到中国人,而且由于中国多年来援助该国,当地人对中国人非常友好,自己每次外出,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就好像是国内明星到了乡下农村一样,大家都争着来看,还要握手拥抱。杨光表示,国内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东非,对东非人有很多错误的认识,自己在与这些普通民众的交往中,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东非人身体很健康,也有不少人寿命很长。他还给大家出示了自己与艾佛德90多岁的外婆的合影,以证明东非人也有长寿的。
读者故事
在昨天来听课的读者中,有不少本身就有着投资和创业故事,他们深感本报的实践性报告会是场“及时雨”,纷纷跟记者介绍他们的苦辣酸甜和听报告会的感受。
故事1:扬州“老板团”11人凌晨驱车来听课
杨女士是扬州某印刷企业老板,她在报告会门外的阵势可着实“庞大”――数一数居然11个人!了解之后才知道,他们真是小规模的“老板俱乐部”, 来自扬州各行各业,有做五金的、做餐具的、做工艺品的,做家具家居的,也有玩大了的,是做房地产的……大都有外贸出口背景,今年无一例外感觉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欧美市场不好做了,来取经“掘金”东非了。
杨女士介绍,他们凌晨三点就起床出发,到会场刚过五点。“都想着主动点,给自己找条路啊”。拿她所在的印刷行业来说,跟去年比业务量下滑了40%都不止,同行中有一半以上都倒闭了。八九月份墨粉、钢钉、纸张等原料一个月就涨了四次价,一吨墨粉每次涨价都在200块以上,以前去订购原料都能欠账的,现在一定要款到发货。“我们实在吃不消了。”杨女士介绍,这几个月以来,自己做每一单生意都很小心。看到本报介绍的东非市场,跟十来个朋友一合计,都有同感想来听听。
故事2:听课也献“金点子”组织“驴友”拍风光
报告会后人们意兴不减,纷纷围着杨光要“开小灶”。其中,一名身着绿色中装、精神焕发的中年女士很是抢眼。她毛遂自荐道:你们缺人不?我肯定胜任!表完态,她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对东非市场的理解――“刚刚经历战乱,百废待兴,所以更需要安宁。打个类似的比喻,现在的市场,就像30年前外国人看待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一样,商机很多,就看你如何把握。”
那么,她看到的商机是啥呢?这名女士介绍,她上世纪70年代就参加工作,经历丰富,热爱旅游、懂得媒体制作、擅长摄影。所以,她建议杨光的公司可以组织开发旅游业,带着“驴友”去东非拍风光片。“这个我能胜任的!”她很是自信。
故事3:草坪研究会会长欲去考察园林市?
≈泄?草学会草坪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草坪地被研究会会长张德奎介绍,他代理的草种来自一家跨国公司,其总部位于荷兰,在24个国家和地区有经销,大多是经济发达的地方,没有东非。但自从看了本报有关东非“掘金”的第一篇报道后,他突然被杨光的创业灵感给撞击出火花:园林绿化这块在东非不知道有没有市场?如果有的话,也可以开发啊。因此,他赶紧和市场部部长任宁一起订了票,过来借鉴经验。
故事4:南通小老板已办好去布隆迪护照
来自南通的黄志平先生是纺织和小五金业老板。会后他连连跟记者感慨“很有收获”,更令人意外的是,看了第一篇报道的次日,他就跑去申办了去布隆迪的护照,在网上搜索了各种资料,还跟布隆迪的大使取得联系。原本已经打算自己前往东非考察市场,刚好本报及时举办了报告会,他连呼真是一场“及时雨”。
他自言金融风暴下,生意不如以前好做了,他早就有意开发国外市场,不过一直苦于没有桥梁。对杨光所言江苏商人要抱团互助,不能搞假冒伪劣、不能勾心斗角的倡议,他非常赞同――“名声搞坏了,要影响好几代!”
故事5:上海外贸女白领摩拳擦掌要再创业
外表柔弱的王小姐一开口,记者才知道,她居然从上海远道而来!王小姐说,自己是某外贸公司的职员。下半年明显感觉老客户的电话少了很多,一打听才得知,这些原本关系很铁的老客户都选择去印度等其他更具成本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订货了。这让她对自己所在行业的前景有了担心,也有了再创业谋生存的打算。
于是,看到本报“东非掘金”的报告会预告消息之后,她赶紧电话报了名。报告会后她表示已有初步想法,接下来亲自去非洲考察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