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金融服务平台 泉州品牌鞋企如何趟过金融危机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启示录 10年前的那场亚洲金融危机可谓来势凶猛,杀伤力极强,但泉州企业毕竟迈过了那道“坎”。回首往事,为的是验证泉州人面对艰难险阻从未丧失的信心与勇气。 数据:阵痛过后快速发展 泉州企业家大会透露了一组数据:1998年泉州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89家,年产值330亿元;受当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到1999年减少了209家,而到2000年又达到1485家,年产值470亿元,短短两年时间,企业数量和规模又恢复甚至超过了1998年的水平。 从2000年开始,泉州工业经济步入快速上升通道,2003年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之后用两年时间(到2005年)突破2000亿元,又用两年时间(到2007年)突破3000亿元。2000年,泉州仅有亿元企业58家,今年预计将超过800家。今年1-10月,泉州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04家,产值3453亿元,企业的规模、装备水准已今非昔比。 这组数据背后,是一个一个泉州企业冷静观察、积极应对,转危为“机”、渡过难关的鲜活例子。
安踏:创牌走向成功之路 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满足于“OEM(贴牌加工)”的泉州企业当头一棒。国际市场艰难,订单急剧缩水。不少加工厂眼看自己的产品一旦贴上著名品牌的标签,立即身价百倍,心潮难平,大家意识到:不懂模仿难以进步;只会模仿,则只能原地踏步,品牌才是商品的生命,转变“贴牌加工”模式是时候了。品牌意识让泉州的企业在1997年后迎来一个品牌化的全新时代。 1999年是安踏品牌推广发生质的飞跃的一年。这年,安踏邀请国家乒乓球队运动员孔令辉担任形象代言人,创造了用名人做运动鞋广告之先例。孔令辉的加盟为安踏的品牌形象建设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其健康、优秀的形象赢得了不同阶层消费者的好感。在安踏的带头影响下,泉州众企业纷纷掉头转向国内市场,众多代言明星也纷纷登场。 品牌战略的成功也给予了安踏丰厚的回报:随着安踏品牌的提升,其市场成长率、综合占有率、市场覆盖率在2001年均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在近期的一次有关泉州鞋业的论坛中,安踏CEO丁志忠说:“金融海啸对全国各行业的影响是有,在这之中对我的影响是最小的。关键的一点就是品牌的成功。泉州企业是从制造业一路走过来的,能有如今的局面,品牌成功最重要。” 匹克:危机中完成渠道改制 亚洲金融危机引发了亚洲国家经济滑坡的连锁反应。受其影响,当时的国内市场也一度低迷。当时的匹克,却在危机中开始大刀阔斧的旧渠道改造工作。作为泉州最早创品牌的运动品牌,在计划经济时期,匹克原来的渠道模式是全国各地的大商场,这种模式为匹克成长的前十年带来辉煌成果。但临近21世纪,面对新的市场经济竞争,这种旧模式已逐渐落后于新的市场需求。匹克董事长许景南意识到,匹克要更进一步地发展,必须有一场全面的大调整。1997年,就在亚洲金融危机肆虐时,匹克开始下大决心调整。 “我们原来准备是用三年的时间去完成调整,但最后用了五年的时间才完成调整。”许景南将这五年称作匹克放慢脚步潜心改制的时期。到2002年,匹克才成功完成了这场历时长久的渠道全面改革,撤换全国三十多家办事处,开发了上千家专卖店。五年的改制,为匹克在接下来提出的国际化战略打下了基础,积蓄了力量。 用许景南的话来讲,恰恰是亚洲金融危机加快了匹克对旧渠道的改制,从而提升了整个企业,为此后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鞋业在泉州经济中有相当分量。其发展历程对各行业具有标志性的启示作用。 晋江陈埭的一位鞋业老前辈说,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改变了泉州制鞋业的生存状态。面对运动鞋内外销市场越来越难做的现实,很多企业逐渐意识到,贴牌生产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同样品质的鞋,贴上外国牌子就身价倍增,而生产者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泉州制鞋企业迫切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品牌。 1999年,安踏率先聘请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做形象代言人,使安踏品牌很快家喻户晓。其他企业也从中获得启示,纷纷聘请体育明星和演艺明星做代言人。于是乎,继安踏之后,特步、361度、鸿星尔克等体育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造牌运动大幕就此拉开。 短短的10年,造牌运动推动了泉州运动鞋品牌的群体蓬勃发展,泉州也逐步从一个运动鞋生产基地发展成为一个全国闻名的运动鞋品牌基地。近年来,随着安踏、特步、鸿星尔克等品牌在海外的成功上市,泉州品牌又掀起了新一轮向资本市场进军的风潮,而随着一批批企业规模与品牌影响的日益扩大,企业需要在技术、设备、人才、管理、营销等方面有新一轮的提升,以迎接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更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遍布全国的泉州运动品牌的专卖店数已接近10万。可以说,泉州的运动鞋产业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的一个奇迹。 共识:质量起步品牌开路 泉州企业家大会上,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10年来,泉州企业能够撑得住、往前走、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坚持走质量起步、ISO上路、品牌开路的发展路子,积极培育自主品牌,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1999年,泉州开始大规模推进企业贯标认证工作,当年有近百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目前通过各类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已发展到2000多家,包括ISO9000质量认证、ISO14000环境认证、ISO22000食品卫生安全认证、ISO18000职业健康安全认证等四个系列;中国驰名商标从1999年的第一枚发展到目前的31枚;中国名牌产品从2002年的5枚发展到目前的46枚。 10年来,泉州的企业支撑全市经济总量连续10年位居全省第一,同时有力地塑造了“品牌之都”的城市形象,提升了泉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我们的城市发展形成今天这样的规模,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
更多阅读
温州鞋企如何挺进春天里(下篇:策略方篇)
因此,如以上所述,经过在下多年的市场调查分析和运作经验,不妨提出以下几种策略和解决方案,仅供温州鞋企们参考: 其一,企业重组并购,提高生产配套能力。温州鞋企们可通过业务重组、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股权重组、人员重组、管理体制
温州鞋企如何挺进春天里(上篇:现状剖析评论篇)
北京2008奥运会之际,福建晋江的鞋企们,兄弟之间在自家门口相互撕杀,血拼了一场,最后以"死伤过半"草草收场。不过这样的拼杀唯一能够“可乐”的,就是中央四套和大腕明星们,除了连吃带喝之外,爽爽地卷走了巨额的广告款项。晋江的鞋
2017年开个拖鞋专卖店 鞋企如何开好专卖店
连锁专卖的今天,专卖店的竞争以小搏大、以少拼多,也是以迟比早、以点敌面的竞争,还是以直营比加盟的竞争,竞争的层面也越来越精细化。专卖到底还能扩张多久?大型鞋企如何把专卖发展到“卖场的专卖”?跟进鞋企又如何把专卖作为品牌突
最有效企业危机公关 危机中品牌鞋企彰显免疫力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中国制造出现了OEM(贴牌生产)和自主品牌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以制鞋领域为例,就在以外向型加工为主的一些制鞋企业因金融危机而“断粮”陷
核弹危机 拓展 金融危机下品牌鞋企的拓展和提升(二)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前行的风险和困难是巨大的,但是希望和机会也同样巨大。我们看到,在上一轮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中,泉州的很多鞋企正是不甘于忍受做OEM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从而开启了向自创品牌转型的全新时代。今日,被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