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不会做赔本买卖,打折遵循的是自由市场规律,在目前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打折才能刺激消费,如果人们都不去消费,中国经济很难重整旗鼓。 随着金融业和汽车业的接连“倒下”,零售业成了此轮金融危机的又一名“受害者”。 为了自救,全球商家试图用大幅的折扣价吸引捂紧了钱袋的消费者。尽管打折幅度胜过以往,但是销售业绩却令他们垂头丧气。 随着新年期间打折季接近尾声,越来越多的零售商担心,他们的商品已经无法回到打折前的价格。 不打折不行,打折了也不行,继续打折可能还是不行。据零售市场研究公司RetailMetrics统计,去年第四季度,美国零售业收入下降了19%。美联社7日评价说,这是几十年来美国零售业所经历的最惨淡的“销售旺季”。 欧洲零售业的情况也同样惨淡。由于欧元区进入了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期,消费者的信心在去年11月份降到了自1983年8月份以来的最低点,他们对经济前景表示悲观。
![中国经济何时见底 零售业打折何时见底](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2212712653238.jpeg)
日本的零售业也受到沉重打击。日本最大的超市运营商永旺集团为了应对30年来最差的零售市场,决定削减在日本超市上的投资,也放缓在中国的扩展。 对于在金融危机中同样脆弱的服装销售市场而言,不敢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后将服装单价恢复原位,相反却在考虑实行“春季大减价”活动。还有不少市场正准备将积压的商品再来一次“清仓大甩卖”,一场新的“打折竞争”将在国内服装零售业展开。 其实,商家不会做赔本买卖,打折遵循的是自由市场规律,在目前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打折才能刺激消费,如果人们都不去消费,中国经济很难重整旗鼓。 然而,无休止的打折现象引起了专业人士的忧虑,一些商家的打折被认为“失去了理性”,没有人希望这种恶性循环继续下去。 在申银万国近期出炉的一份零售业点评研究显示,去年10月以来一些百货企业业绩明显下滑。比如北京王府井百货去年10月以来,同比增长不到10%,增长明显放缓,前三季度总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83%,较2007年全年39.99%的销售增幅放缓约20%。而上海地区不少中高端百货进入2008年10月后的整体营业额下滑10%以上。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赵萍博士认为,目前中国消费力下降的情况没有发达国家那么严重,但是不排除今年上半年会出现低谷的可能。 她表示,国内的零售业价格会不会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下滑,还要分地区来看。中西部地区零售业降价的情况会明显一点,东部沿海地区的平均收入水平较高,消费的刚性需求也比较强,对当地的高档商品需求和价格有支撑作用。“往年春节过后,国内消费市场也会出现低谷,不过今年可能更严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