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闲情抛弃久 国产手机莫自己抛弃了自己](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2205367491281.jpeg)
作者:王攀
在手机陷阱里,国产手机商与其他分赃者协同瓜分消费者,商人无德和监管不力这两个原因原本就互为因果。只是,当这些商人把消费者对他们仅剩下的丁点儿信任耗尽后,这些鼠目寸光之徒靠什么赚钱?不知道。或许,无德的商人根本就不配赚钱。 日前央视《焦点访谈》报道称大多国产手机设有收费陷阱,手机中存在很多不明菜单,而用户一旦点击后就会自动扣除话费。节目中指出多款国产知名品牌手机均存在这样的问题,而营运商也会跟手机增值业务供应商公司和手机厂家按照一定比例分成。 先看看国产手机是怎么坑蒙拐骗消费者的:在手机中,设置暧昧字样的菜单,而且删不掉,用户只要点击就立刻显示发送短信,无论回不回复,就会扣掉手机费;还有些菜单设置,被远程遥控,或者内置定时发送程序,无论消费者用不用,这些菜单就自己产生费用;国家相关规定要求收费信息二次确认,但为了得到几十倍的收入,坚决不提醒用户收费方式和标准;而更可怕的是,像三聚氰胺几乎让全国奶制品企业全军覆没一样,这样的收费陷阱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国产手机。换句话说,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都对消费者坑蒙拐骗。 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只想广而告之,让每个消费者都知道,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商都不配做手机;对于这些国产手机商,我们消费者应该用钱投票,彻底让他们死掉;对于国内外手机品牌,我们不是不爱国货,而是国货太对不起我们;当国产手机为消费者布满各种圈套陷阱时,我们终于明白,为何国产品牌在手机市场中一直阳而不举,为何一两款国外手机品牌能够在中国市场长期独大?答案原来是,国产手机自己抛弃了自己。 商人成功的方式有多种,但坑蒙拐骗注定不能长久。可奇怪的是,我们的一些商人似乎从来都意识不到这一点,只要能赚钱,什么都不顾。 奶制品企业用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如此,如今国产手机设置菜单陷阱又是如此。在他们的经营战略里,似乎从没有“百年老店”、“顾客至上”这样的字眼,而仅仅把消费者当成一块儿肉,咬一口是一口。 也难怪国外同类产品往往能够一下子赢得中国市场;也难怪面对同样的质量问题,国外品牌对中国消费者总是表现出一种傲慢,这背后恰恰是中国商人长期不尊重,甚至坑蒙拐骗国内消费者的结果。 商人无德,监管何在?手机陷阱,几乎成了一个久治不愈的话题。从最初的垃圾短信、收费圈套,到现在这种将收费陷阱设在手机删不掉的菜单当中,甚至不点击菜单都可以产生费用,真是让人纳闷,到底是我们的电信运营商两家太少了,还是我们的监管部门太多了? 电信市场几乎垄断的两大巨头,基本上所有垃圾短信、收费陷阱等都是他们代扣,换句话说,所有陷阱都有两家运营商分蛋糕,比如在国产手机坑蒙拐骗里,先有两家运营商分别切走15%和20%,余下的才是其他骗子如手机制造商、设计方案商、增值服务公司分赃。而手机收费陷阱的监管工作,相关部门应该各司其职,但很遗憾,所有这方面的治理无不是先从媒体曝光开始,所有震惊全国的坑蒙拐骗事实都是由媒体揭发,所有真正有效的监管行动几乎都是由媒体曝光而不是由消费者投诉引起,这是监管部门不得不去反思的现象。 可以说,在手机陷阱里,国产手机商与其他分赃者协同瓜分消费者,商人无德和监管不力这两个原因原本就互为因果。只是,当这些商人把消费者对他们仅剩下的丁点儿信任耗尽后,这些鼠目寸光之徒靠什么赚钱?不知道。或许,无德的商人根本就不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