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炜:服装营销“第一P”不可忽视
中国的服装企业,与十几年前相比,越来越“会做品牌”了。广告拍得越来越漂亮、平面拍得越来越时尚、新名词越来越新奇、讲故事越来越精彩。 然而,我们却不敢赞扬任何一家服装企业在品牌与营销上的成功。因为,许多品牌的成功、营销的成功,往往只是昙花一现,或者只是博得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与喝彩。
当消费者面对这些眼花缭乱的品牌运动,却依然是一脸的茫然,买A品牌与买B品牌的选择之间,依然没有强烈的内心驱动,倒是选择国外服装品牌时,却义无反顾;众多的中国服装品牌,依然没有培养出坚定的“品牌粉丝”,倒是谈论起国外品牌来却头头是道,哪个新款哪个限量版如数家珍。 就拿一些既做OEM,又做自有品牌的企业来说,同样出自一个工厂的两条产品线,市场反应也是差距很大,如果单纯用品牌的差距去解释,似乎也能聊以自慰,然而,却在聊以自慰中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营销的“第一个P”。 Product(产品)、Price (价格)、Place (渠道)、Promotion (促销),营销组合理论的四大要素,绝大多数的人对此如同ABC一样熟悉,然而,具体到实践中,却没有真正领悟其中的深意。对于服装企业来说,“第一个P”就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输在了起跑线了。 检视中国服装企业对待“第一个P”的现状与误区,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共性: [B]一、过度重视营销,相对缺乏产品创新[/B] 中国服装企业,往往容易犯顾此失彼的毛病,在进行大规模的品牌运动的同时,服装生产大国却没有在产品创新方面出现更多的亮点。 把我们当成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想象一下,当我们想起某个国外的知名品牌,消费者的头脑之中一定要跳出这个品牌的某一款产品,这款产品或者因为款式设计、或者因为功能设计,让自己十分心仪,认定为“自己的一款”、“衣柜里最缺的一款”,这种“画面感”十分真切、具体,恨不能让自己下班后马上到店里去试一试。 而当我们想到了国内的品牌,这种真切的“画面感联想”却很少出现,很少跳出具体的某款产品,很少产生对某款产品的心动感觉。只能到了这些品牌的店中,才会在众多的款式之中,偶然或幸运找到一款“穿出来也许不差”、“和某国外名牌有点象”的产品。 当中国的服装企业花大把的钱,用在央视广告上、明星代言人上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我用什么“与众不同”的产品,吸引“专属于我”的消费者呢。 品牌的吸引力是柔性吸引力,而产品自身的吸引力,却是刚性的吸引力。柔中带刚的传播搭配,才能真正达到效果。只刚不柔,韧劲不足;只柔不刚,缺乏力量。 单纯靠广告和VI设计的时代已经过去,沟通将取代宣传,而沟通中最有力量,也是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产品自身沟通的力量。这种力量的源泉,来自于产品的创新与消费者内心需求的巧妙对接。 面对千篇一律、极度同质化的服装产品,这种创新的力量、对接的沟通十分微弱,仅靠品牌广告的柔性吸引,显然让服装企业的营销走入了误区。 [B]二、研究市场,却忽视冷落了消费者[/B] 中国服装企业并非不重视产品研发,但却没有找到真正的创新来源。所谓研发,研究与开发之合义。应该研究什么?众多的企业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市场的现状、竞争对手的动向。从市场千变万化的服装款式中,模仿组合自己的产品;从竞争对手的空档中,确立自己的定位;从国外服装品牌发布的流行趋势中,找到今年自己的产品主题。 然而,在这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中,消费者却被冷落的在一边,服装的开发成了业内人士的自说自话与灵感互动,真正消费者的需求却被忽视了。 长期以来,人们信奉一个观点:时尚是可以制造的,潮流是可以领导的。然而,对于掌握了高度话语权的国际名牌来说,也许是对的,对于中国有服装企业来说,盲从于所谓时尚趋势,缺乏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则有些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一切营销的动力都来自消费者的需求,只有深度挖掘消费者需求,才能找到产品畅销的秘密。一方面,服装企业在跟随时尚潮流,一方面,更多的消费者抱怨买不到自己满意的服装,充分反映了研发与需求之间的脱节。 [B] 三、单纯设计师思维,缺乏商品企划思维[/B] 从国际名牌服装大多是设计师品牌中得到了启发,中国服装企业也开始重视设计师的力量,这是可喜的变化。 然而,在设计师与消费者之间,必须建立一个桥梁:商品企划。缺少了商品企划的设计,会演化成一种艺术创作;缺乏商品企划的整合与对接,设计师的作品往往成为“沙龙式”的孤芳自赏。 比如,设计师在描述自己的产品主题时的语言风格:将乡村风味与都市节拍相糅合、异国情调和田园气息相结合,将西方的浪漫大方融于东方的温婉柔美之中,让两种截然不同、看似矛盾的文化统一在同一主题中…… 这样的主题会不会让消费者理解产品风格而决定是否购买?这样的主题即使能被充分表现,主题的来源是设计师的灵感还是消费者的需求?这组产品中,哪几款的哪几种变化,会让消费者产生购买冲动? 设计师思维模式是抽象的,而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力,却是具象的。设计师可以从这样充满诗意的描述中想象到自己的作品,而消费者完全不明白这段话在说什么。 这是设计师的天性,我们要保护这种天性才会让他们有创作才华,要求设计师去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是不现实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发挥商品企划的作用。 服装商品企划是充分应用了市场营销学原理,把消费者潜在的需求与欲望等抽象的心理要素,用具体的商品表现出来。对企业来说是把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通过商品企划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转化为企业销售额的一种企业活动。 商品企划要透彻地研究并掌握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从消费者的生活态度,时尚意识,消费行为等几方面去捕捉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即要分析消费者需求的硬件侧面即生活需求,同时还要重视消费者需求的软件侧面―时尚需求。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使自己的产品持久的占领市场,就必须依据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不断的进行产品创新,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因此,商品企划是关系到企业前途与命运的大事。 [B]四、有好的科技成果,却缺少好的市场应用[/B] 中国作为服装生产大国,科技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产品创新有了科技的支撑,将会突飞猛进。 然而,创新的科技成果,不一定等于市场的热销。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很好的市场应用,或者说,科技转化成产品并不难,难在如何转化为商业,真正直达消费者的内心需求。 近年来,中国纺服行业在纤维、面料、工艺上的科技成果很多,但真正形成消费热潮的屈指可数。有些科技成果在生产环节中使用,但却没有让消费者感受到创新的附加值。 举一个例子,在连续两届的“中针会”上,我都会看到众多的厂家展示竹碳纤维及终端产品,已经进入了成衣与家纺等品类。但在市场上,竹碳纤维类的服装家纺产品却一直没有火起来,甚至消费者的认知度也很低。原因何在?没有把创新的利益与消费者的需求紧密结合。 问任何一家生产竹碳纤维服装的厂家,他们都会为你介绍竹碳纤维的十八大创新、十大好处,然而,极少有消费者能回答出这其中的一条,也更无法决断这一类产品是否“我需要立即购买”的商品。 反之,看莱卡、天丝、莫代尔,每一类纤维都卖点聚焦精确,不用十大好处,只用一个好处精确制导,就能让消费者趋之若鹜。 这之间的差距,最深层地反映我们的闭门造车,反映出对消费者需求与消费心理的漠视。 在检视中国服装企业在产品创新、商品企划方面不足的同时,我们也高兴的看到,有一批服装品牌,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从原来的高举高打式营销,转向了返朴归真式的务实风格,也诞生了一些与消费者需求紧密结合,具备差异化而且能让消费者清晰认知的“明星产品”。 但对于中国服装企业的整体来说,被忽视、被误解的“第一个P”,需要重新认真对待,也许会成为最适合中国服装企业创新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力,也是当下就容易产生能量的驱动力。
更多阅读
运动服装巨头李宁:新营销模式突围战(3)
新营销模式的苦恼 即使依仗自己的“小李飞刀”纵横B2C网络江湖,但李宁的电子商务战略也有烦恼。 当李宁的B2C销售蒸蒸日上时,它首先收到的却是来自于传统门店经销商的抱怨。“一些消费者到我店里来买东西,跟我说网上卖的同
运动服装巨头李宁:新营销模式突围战(2)
从营销到销售 李宁不是第一个在互联网市场中尝到甜头的企业。其实,耐克早就通过传统型网络营销模式改进和补充了现有的营销体系,并取得了卓著的成果。NIKEiD.com诞生于1999年,中国消费者2009年也可以享受到这种全新的自助式服务
运动服装巨头李宁:新营销模式突围战(1)
在传统运动服饰领域,李宁作为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的领导者却总被排在耐克、阿迪达斯之后,这使李宁难免有些落寞。然而,不甘落寞的李宁从传统市场一跃而至互联网,借助新的营销模式实现突围,创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在这里,李宁颇有些独孤
必看:服装营销之促销工作
一做: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促销人员首先要会做。既然做,就要把工作做细、做扎实、做好。懒人是做不好也做不了销售工作的。“做”我把它总结为四个字:眼里有活。具体要做到“三好、“一陈列”、“四帮忙”。 “三好
宋江为什么要招安 李宁:网络营销 围剿不如招安
站长统计 淘宝,这个本应出现在未来契约社会的自由贸易平台,在一个缺乏自律、监督和强制惩罚机制的环境下,致富的渴望,足以对抗任何商业道德。而实体品牌,尤其是那些知名的实体品牌,肯定首受其害。 据说2008年初,李宁官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