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上有个“二八”定律,邵氏也有个“二八”理论,邵珠富认为,大多企业靠自身努力能达到完美状态的80%,却只能创造20%的利润;需要拔高的另20%部分却能带来80%的利润,但多数企业靠自身努力往往很难突破“80%”的桎梏。所以大多企业往往都只攫取到可怜巴巴的“20%”利润。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的一档节目,年创收达10个亿左右,其他栏目的创收之和才10个亿,但论利润呢?《非诚勿扰》能创造8个亿利润,其他所有栏目创造的利润之和也只不过2个亿,这又是一个典型的“二八”原理:20%的项目创造了80%的利润,80%的项目只创造了20%的利润。
邵珠富认为,山东的企业有个特点,往往“重实轻虚”“重品轻牌”。前期80%的投入他们玩得还“得心应手”,但对在80分高度之后的“拔高”或“突破”往往“束手无策”。为何?一是本身企业短板能力所限,靠自身,完成80%已相当不错了;二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买馒头不管好坏,先拣大的捏”,如果谁给他们注入了资金、出了点“真金白银”,他们肯定高兴得要命,但你要帮他们出了一套企业问题解决方案,尽管是拯救企业的“锦囊妙计”,他们也会觉得花钱买个创意或方案比割他们的肉还疼,毕竟这看不见、摸不着。为此,策划人经常遇到的现状是,企业老总想方设法地请你吃一顿饭,然后套取一个创意或方案,这在他们看来没什么不妥,因为这顿饭也“花了800多元”,而只不过是换来了“几页纸”。
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也获得一定利润,但邵珠富要告诉你的是,其实你只做到了80%,获得的利润也只是20%的利润;要想获得另80%利润中的大部分,你必须在企业现有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才能更进一步,但这并不容易,也有可能会成为好多企业不可逾越的鸿沟。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在班里学习垫底的孩子,经老师、家长双方的“齐抓共管”,轻轻松松提升20个名次是有可能的,但进入前15名后呢?哪怕只提高5个名次,都会比前面提高“20个名次”难度大得多。所谓“高处不胜寒”或许说得就是这个理吧?于企业的启示是,进入一定境界的企业往往往上提高一点儿都会非常难,都会出现“高原现象”,但每提高一步也都会利润无限、机遇无限,因为前面那“80%”有好多是基本功、基础、是必须做到的、是填坑的,而这“坑”还必须得填。
前段时间,单位一位我非常尊重的领导拿着一个策划方案让我看,并虚心地请教,问我有何建议或意见,邵珠富的答案是“挑不出毛病,找不到亮点”。之所以“挑不出毛病”是因为该方案内容得当、流程合理、主题鲜明、表达清晰,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策划方案打80分是没任何问题的,且只要撰写者够努力、够勤奋、够刻苦、爱学习,做到这个水平也不难,而且于大多数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来说,这样的方案“交差”也没有任何问题了,领导一般会给予充分的肯定;“找不到亮点”说的则是80分以上的那部分,在邵珠富看来,是前面基础上的突破、递进、拔高,体现的是境界上的而不是流程上的提升,此时每提高“1分”往往都很难,但每提高“1分”都会让活动策划增色不少,都会带来可观的机会、利润、效益和影响力。因为这个层面上,企业、产品、活动的竞争对手已很少,这个层面上的机遇却是多多,但大多数人的智商和能力很难进入到这个层面。
举个例子,要想跑得快,就必须刻苦、努力、勤奋,但“史冬鹏”却怎么也跑不过“刘翔”,不论是在国内赛场还是国际赛场,http://www.aihuau.com/尽管他跑得也已够快了、尽管他已经足够努力和勤奋了、尽管他的付出未必就比“刘翔”少。但在邵珠富看来,“史冬鹏”和“刘翔”重叠的那“80%”恰恰是大多企业努力就能够达到的,但最后出彩的那“20%”呢?则仅仅靠勤奋、努力是远远不可能达到的,还需要天性、灵感、悟性等才能帮助实现,尽管同样也需要你去努力。
在这里,邵珠富将“史冬鹏”定义为企业里的“80%人”,将“刘翔”定义为企业里的“20%人”。尽管能达到“80%”仍需要努力、勤奋、刻苦,甚至这已经很“优秀”了,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层面和境界后,仅仅“优秀”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追逐那“20%”的“卓越”。因为前面那“80%”的土壤里的“金子”已被众多企业淘了个天翻地覆,而那有“80%金子的20%土壤”却还是一片处女地,只可惜大多人是“史冬鹏”或不及“史冬鹏”,所以只能“望洋(翔)兴叹”,看着“刘翔”们又是“人大代表”、又是“政协委员”、又是“为国争光”、又是“广告代言”,却在那里毫无办法。
为什么众多企业自身难以突破?另一个原因是,掌舵者往往也是那“80%人”,他们往往也只能看到那“80%”,他们认为那“80%”已相当优秀、相当不错、相当不容易;为什么那“20%人”往往不得志?因为他们的成功首先得建立在“80%”基础之上(没有前面的80%后面的20%也就成空中楼阁了),有了前面的“80%”他们的“20%”才有施展的机会,即便他们的“20%”侥幸有机会施展获得成功,但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他们往往也只会获得“20%”的认可和评价,因为在管理者看来,“20%”就是20%,“80%”永远比20%大,前者付出远比后者大得多,甚至由于前者的“先入为主”,后者可以“忽略不计”。
认为“苦劳”永远大于“功劳”,这可能是众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殊不知正确的方法和方向有时比单纯的努力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