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凯雷投资集团(theCarlyleGroup)宣布已完成旗下第三只亚洲基金(凯雷亚洲基金III)的募集,共筹资25.5亿美元,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PE(私募)基金之一。
专家认为,这一方面因为QFLP(境外合格有限合伙人)方案现在上海试点,另一方面是因为投资者们整体看好亚洲市场。
凯雷的动作不可谓不快。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年3月份,美国凯雷集团(CarlyleGroupLP)刚刚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建立合伙制企业的外国公司。凯雷当时初步承诺投资5000万美元,和上海复兴集团(FosunGroup)建立一家合伙制企业。从此凯雷可以在中国进行投融资活动。凯雷联合创始人鲁宾斯坦 (DavidM.Ruben鄄stein)解释说,这样生意更容易做成。
今年以来,中国针对服务型外企———贸易商、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建筑师事务所和投资公司等等———出台了一系列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新的外国直接投资正越来越多地来自于那些成熟的公司,而不是斥巨资建设流水线造成很大污染的企业。
这些新规则和4月中旬出台的“外资新政”不谋而合。
4月中旬出台的外资新政要求:一是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特别是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同时要严格限制“两高一资”类的项目;二是要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三是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四是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包括下放外商投资的审批权限,比如《外资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总投资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除《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定需要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准的之外,都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核准;五是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这促使外资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形式。
事实上,这种新形式在近年来已在悄然发生。今年1月份,来自美国犹他州的C.R.EnglandInc.旗下子公司EnglandLo鄄gistics将其两年前购得的一家有20年历史的公司进行重组,使之成为了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这样它第一次有权在中国签署向美国发货的合同。
近年来,日本服务业跨国公司对中国直接投资也在不断扩大。据专家介绍,日本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扩张中逐步形成了两种模式。一种是对美国的确保产品销售市场型投资。另一种模式是对包括中国在内亚洲的确保低工资劳动力型投资。
从投资行业结构来看,日本服务业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诸如商业批发、运输物流、信息服务、金融和非金融业和设计研发业。日本信息服务业对中国投资项目占日本全部对中国服务业投资项目的大部分比例,其中富士通、日本电气以及大和综研等IT产业和信息服务业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项目占较大比重;目前包括三菱东京联合银行、三井银行和瑞穗实业银行在内的日本三大银行在中国建立了多个营业性分支机构和多家代表处。
除此之外,近年来零售业包括百货店、综合零售店(含超市)和连锁店等业态也是日本服务型跨国公司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方式之一。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多年以来,中国都吸引着大量外资。去年的外资直投为900.3亿美元,自2000年以来累计吸引外资直投6350亿美元。
而去年中国的外资直投有42%来自服务型企业,5年前这个比例约为30%。即使在去年金融危机肆虐时,相比2008年,服务业外资直投也不过下降0.6%,大体持平,而制造业外资直投下降了6.3%。
另一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3月,外商对华投资累计设立企业近6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连续17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10年一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34.43亿美元,同比增长7.65%,1—3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459家,同比增长19.87%。
新形势不断要求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提高经济的发展质量、转变方式、优化结构。服务型跨国公司的增加为新型经济形式提供了又一条渠道。
中美总商会 (US-ChinaChamberofCommerce)会长任剑浩(SivaYam)说,现在中国政府不仅喜欢成熟的业务部门,更喜欢科技含量高、污染小的外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