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篇:“五大动作”助力企业脱颖而出
一.企业树立正确的意识——老树开新花行业的关注点重新回到30-100元价位,并不是简单地价格回归,而是价位升级的腰部固化.对此,厂家必须树立正确观念,运作老价位、老产品,是老树开新花,并不代表不创新。
在白酒行业快速发展的10年,价位聚焦点不断抬升,名酒不断创造价位神话,各个区域品牌出于品牌、利润、产品等方面的考虑,也紧跟价位升级,纷纷放弃原先的100元以下的主销产品,纷纷开发100元以上的产品,抬升企业的产品结构。在100元以上各个价位不断形成竞争红海之后,100元以下的价位反而重新成为了竞争蓝海,只有部分企业在此价位段精耕细作。当然,有部分企业意识到了此价位段的机会,但是因为组织、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有心无力。
三公消费限制之后,行业价位升级遭到重创,行业价位关注点的下移,带动了企业产品结构的下移,部分企业在稳固100-300元价位的基础上,重新开始关注100元以下价格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易受以前经验的影响,经验越丰富,受影响越大。由于行业的环境,渠道的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不断提升,企业组织能力提升,需要企业从根本上收起以前的经验,将此价位段作为一个全新的价格带运作。
行业前十年的不规则发展,业外资本的大肆进入,总想找个新的模式,短时间内实现销量的爆发式增长,白酒行业的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不注重基础的建设,是现在白酒企业的通病,而这次行业危机的检验表明,有着市场基础的白酒企业,是御寒力最强的企业。所以,即使是新模式,也是以市场基础建设为根基,做老事情,不代表不是创新。
二.五大动作助力企业脱颖而出
1.价格策略:重新定位价位机会。
在30-100元价位段,产品的销量主要集中在在50元和80元两个价位段。50元价位段的价格集中在50-60元之间,主要表现为农村宴席渠道、工薪阶层日常消费、农村节假日消费。80元价位段的价格集中在70-90元之间,主要表现为部分乡村宴席消费、城镇工薪阶层宴席消费、城镇工薪阶层节假日消费,日常白领消费(也有部分公务和商务消费,不具有普遍性,不做详细讨论)。由于两个价位的主要消费为宴席渠道和节假日消费,所以产品的批量购买和季节销售的特性比较明显。
在这两个价位段之外,50元价位段以下,还存在着不同价位的产品,主要是由当地畅销产品带动了价位段的形成,从20-50元(其中25元价位是一个全国相对统一的低端盒酒底线消费价格带,另做文讨论),20元、25元、30元、35元、40元等等,各个地区的价位段表现不一致。这部分的消费特性较为复杂,日常聚饮、北方农村宴席、城镇务工人员日常消费等。
通过价位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30-100元白酒的消费主要为白领及以下的聚饮、节日和宴席消费。对于这类消费的特性而言,价格和面子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对于宴席来讲,体现档次的是酒店(高端酒店也有低价位的宴席套餐)、白酒和香烟,白酒是宴席的一个重要的脸面。
每个地方流行的宴席用酒,必然价格因素形成的,而不是营销手段。每个地方都有宴席的盈利标准(有正有负),盈利标准、份子钱、菜钱、烟钱、酒钱,就构成了宴席市场的综合模型。盈利标准既定,份子钱基本可确定,其它三个要素,第一确定的是饭钱,饭钱确定之后,酒钱和烟钱也就跟着确定了。所以,宴席用酒的流行,首先必须符合了宴席的价位要求。
面子是宴席消费关注的另外一个因素。面子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实现:流行的白酒;或者响亮的大品牌。宴席消费讲究对等回报,很多与会的亲属和朋友,会计算每个人的付出和消费的金钱,以便自己宴席的时候,作为参考。使用流行的品牌,亲属和朋友可以明显知道白酒的价值,既利于亲朋计算,又能保证面子,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销量等于品牌。
响亮的大品牌,通过母品牌的影响力,放大价格,比流行品牌更特殊,让宴席更有面。在这里,大品牌产品的价格,至少跟流行品牌差不多。
定价策略:重挖宴席用酒价值空间,高于市场10-20%定价。
宴席价位空间定位法:在市场调研的时候,所有人都习惯调研宴席用酒量最大的白酒,然后判断此地的宴席白酒主流价格。但是,市场品牌较杂,http://www.aihuau.com/各个品牌的价格不一,很难得到确切的婚宴主流价格。我们可以通过酒店或者消费者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宴席的盈利率、饭钱、酒钱和烟钱,根据判断确定消费者可以接受的盈利率,来确定消费者实际能够接受的价格,看看能否推动宴席升级。同阶层的消费者宴席消费,会以最近一个消费者作为参考,品牌、价格如果合适,可以对当地流行品牌进行替换。
市场流行价位顺价定位法:根据当地流行产品的实际销售价格,在此基础上浮10-20%。流行产品的实际售价,才是当地实际的白酒购买力,在此基础上,上浮20%左右,确定终端价格,然后倒推价格体系。上浮20%,主要是留足市场操作空间,也为终端留足议价空间。
当然这两种定价方法,可能最终确定的产品的价格会有冲突,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在现在这种情势下,笔者不建议两者协调,推出一个中间价格,而是推出1个主力产品,1个宴席产品,通过竞争,让市场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