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来新医改下系列文章之三
品牌,为基药插上腾飞的翅膀(下)——基药时代,四类药企急需强化“品牌”软指标 第三类:大量品种进目录,根本无需做品牌 国内很多大中型普药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品牌营销意识相对薄弱,但自身的普药品种多达上千个品规,进入目录的品种也很多,达到几十种,占到307种基本药物的5%-20%,并将自己的发展战略定位为“争做基本药物第一供应商”。这应该是很正确的战略选择,也抓住了机遇。不过,部分企业认为在这种利好形势下,根本无需做品牌。这种想法也是一种“基药品牌营销近视症”的表现。 第一,医改的背后是产业集中,定价、招标不会有真正的公平,品牌力和规模化是政府是否扶持的重要参考因素。 目前,在基本药物的定价机制、各省的招标标准、质量分层等政策方面引起了业内诸多争论和诟病。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医保目录给了拥有独家品种、单独定价和优质优价等产品的企业绝对机会,拥有上述产品,就是取得了一张特权保护牌,这些机会是谁准备的呢? 看看江苏省基本药物增补版及招标方案的一个特点:大型企业、原研药企业、单独定价和优质优价药品企业单独招标仍有定价优势。可以看出,让优秀的产品和企业获得应有的市场和地位,是政府主导医改的核心。什么是“优秀的产品和企业”,当然是有品牌影响力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了。 另外,招标中60%的质量分也是为庇护品牌型、规模化、重研发的医药企业准备的。品牌,在这场医改的游戏规则中其实是一个无形的大筹码,量化指标中没有它,它却能左右着定价和招标的主动权。 第二,基本药物有限,企业做大做强,应该借力发力,用品牌带动企业原料药、OTC、新药、保健品等多产业发展。在3500多种常用药中,首批基本药物307种,仅占10%,还有90%的常用药品没有进入基本药物目录,非基本药物的市场空间还非常大,尤其是OTC品种和保健品,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2008年,我国OTC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近1300亿元,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上涨了近70倍。跨国公司如强生、施贵宝、史克就是看到我国OTC大蛋糕和快速增长,在我国OTC市场发力多年。但是,OTC市场是个典型的“品牌型消费市场”,没有强势的品牌占据消费者心智,就没有抢OTC市场的资本。 中国近5000家药企产值抵不上美国辉瑞制药一家公司,为什么?研发能力和品牌势能是主因。我们必须意识到,国家就是想把部分优秀企业扶持成为巨无霸级的国际化的医药企业,新医改只是个开始。作为新医改的受益企业,千万不能固步自封、目光短浅。要借新医医改的东风做大生产规模,同时,用国际化竞争的眼光打造品牌,抢占消费者心智地位,整合产业资源,支撑企业多元化发展,与国家的产业发展期望保持一致。 像华北制药,新中国医药工业的长子,老牌大型医药国企,目录品种有60多个。如果仅做好“基本药物第一供应商”,无疑可能是整个基药扩容的最大受益者。但华北制药并不满足于此,她有更大的野心和抱负——用国际视野,打造中国医药第一产业平台,成就世界级的中国医药企业!为此,在品牌营销上一直保守的华北制药正酝酿谋变,借国家医改契机,产业规模再上台阶的同时,通过品牌营销的运作,在5年内,实现“123”战略目标,即擦亮“华北制药”的金字招牌,提升企业在抗生素、OTC、原料药、生物制剂、保健品等多产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实现2011年过100亿、2013年过200亿、2015年过300亿的发展目标。目前,通过OTC品种提升企业品牌的战略规划已经启动,“品牌战略”将成为华北制药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野心和抱负的不二路径。 华北制药对“品牌战略”的思考和重视,是值得中国医药企业家思量的! 第四类:边缘品种进目录,没有实力做品牌 有些中小型普药企业,由于缺乏品牌影响力,企业规模一直做不上去,但现在有几个以往销量不太好的品种进了目录,无疑让企业看到了一丝发展的希望,但由于基本药物的价格偏低,缺乏利润空间,所以认为自己还没有实力去做品牌,需要等规模做大了再考虑。这类企业的想法也是一种“基药品牌营销近视症”的表现。 第一,短期来看,是否品牌企业,影响招标结果。面对政府埋单、各省级招标、市(县)确标、乡镇卫生院(所)全部配置使用。可以说,基本药物营销,在招标时是“政府营-爱华网-销”,定价、招标不会有真正的公平,品牌力和规模化是政府是否扶持的重要参考因素,而且各省都有一定的地方保护政策,不是品牌型普药企业,在外省招标中即使价格达标,也不一定中标。下面一段话是笔者从网络上摘录的一个中小企业的声音,很具代表性。 一个参加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中小企业的真实感受:“2009年10月开始,全国各省、自治区先后展开落实国务院九部委《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精神,进行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招投标工作。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积极参与各省基本药物采购招标工作,可现实却让我们感到的不平等、不公正。在参与招标采购中,虽然我们的药品报价比实际中标企业价格低,但中标几率却极低。究其原因是国内中小企业遇到了政策性瓶颈无法逾越,存在制度性的歧视和不公。” 第二、基本药物3年一调整,没有品牌难抓机遇。我们知道,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地方可以增补,制度3年一调整(增补),增补品种是能给企业带来机遇的。但选择增补品种的原则不变:“防治必需、aihuau.com安全有效、临床首选”。如果企业有独家品种、单独定价品种、优质优价品种想进目录,首先有要市场基础,也就是临床基础,有大量的消费人群和销量证明“能防治、安全有效、临床广泛”,要做到这一点,没有经过系统的品牌宣传和推广恐难实现,即便是本省走关系进了,也长久不了,也就抓不住这样的机遇了。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核心的新医改就是中国医药产业优化、集中、升级的开始,“择优扶强”是本质,没有真正的公平,企业要从中获益,除了练好眼前政府公关、招标投标、组织调整的武功招式外,更要重视加强品牌营销的内力修炼。基本药物营销时代,相信品牌的加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