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业界有观点认为,公司直营店铺可以实行门店职员私有化。持有这一观点的人士认为,这一措施可以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终端一线优秀的导购团队比较难建设,而且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彻底来临,愿意从事这一基层销售工作的人会越来越少,后备乏人。
第二,解决终端一线积极性问题,也就是激励问题。私有化之后,员工成为门店的主人,自然积极性无比高涨。
第三,解决责任承担的归属问题。目前自营体系的很多问题,在管理机制上相互推脱,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基于此,有人认为,把终端产权变更为员工所有,能彻底解决一线终端一系列与人有关的问题。
终端私有化是不是终端决胜的方向之一呢?我个人基本持保留态度。
首先,门店员工私有化确实能极大提升员工积极性,即解决激励问题,但激励不是解决终端销售增长的首要根本。销售增长首先取决于专业水平的高低,其次才是态度问题。
这就好比农民种田,首先要靠采用科学家研发出来的高产优质稻谷,之后实现科学耕种,田间管理,最终才能达到粮食的大量增长,而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很多直营店之所以做不好,并不是因为员工态度问题,而是专业水平的问题。所以,如果不优先解决专业水平的问题,仅仅是改变门店的产权,未必能让店铺业绩大幅提升。
其次,标准化最大的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就在于通过统一高效、低成本的系统运作,由零散到规模,实现规模效益。而实现规模效应最佳的组织结构是产权统一,即自营系统。
最后,员工私有化的方向是产权分散,这与品牌连锁最佳赢利模式的主张是相悖的。当前,世界前50名零售销售巨头基本都是自营产权为主。可以说,自营产权是实践证明出来的最佳经营模式。
员工当老板,初期对理解和执行品牌公司的政策非常有利,但双方关系的本质仍是赢利第一,服从第二。员工当老板必然追求单店利益最大化,而总公司追求的是整体利益最大化。整体效益最大,并不等于所有单店利益最大化之合。从这个本质上讲,员工当老板,与现在的加盟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与其这样,还不如实行加盟代理制,这样公司承担的风险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