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功不可没的支柱产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GDP的提升,并带动了相关三十多个行业的飞速发展,广大城市居民的住宿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从另一个角度或者说站在战略的全局来看,房地产有以下三宗罪: 一宗罪:政府腐败行为的主要制造者 政府官员腐败是权力导致的结果,大多与工程、卖地相关。有人粗略对官员腐败案统计了一下有60%多的案件与房地产开发商有关,或者我们可以倒过来讲,只要对一个房地产开发商进行严格审查至少都可以查出几个贪官来,所谓“霓虹灯下有阴影,高楼背后有血案”。还有一个潜规则值得深思,特大型房地产开发商背后有省部级领导撑腰,大开发商背后有市级领导保架,就连小开发商的背后至少也有县级领导为他开绿灯。这难道是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吗?我也坚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二宗罪:削弱了政府抓经济的动力和能力。 根据权威数据,地方财政收入中,土地收益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到50%以上,高的达到点70%以上。大家可以想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一个城市一亩地多卖出让价100万元一年卖几千亩,财政就可以多收几十亿元。实体企业要新增多少产值才可以为财政贡献这个税收。而支持实体企业新增上千亿产值其难度之大,工作之艰辛,风险之大远非卖地加价可比。卖地是政府一家在卖,随便多少都会有人买。因为开发商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轻易就转嫁给购房者了。更何况我们地方官员在一地任职也就5—10年,只要任期内GDP逐年增长,手中又有足够的钱调配,不光政绩好生活也会很滋润。谁还有动力去劳神费力抓很长时间才能见效的实体经济,所以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发展也就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说词而已民。长此以往,政府还有什么动力去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经济的能力也会丧失贻尽。 三宗罪:搞坏人们心志,制造社会不和谐。| http://www.aihuau.com/darticle3/list.asp?id=135865|32房地产搞坏人们心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大多数民众无法“乐业”因为他们没有安居;以成都为例,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月收入平均不会超过1500元,除去必要开支一月能结存400元,就算是很节约的了,就是这样买个80m²的房子也需112年(以每平米7000元计划)即使是不吃不喝也要31年才能买一套80m²的清水房。大学生尚且如此更何况月收入1000元左右的普通员工了。一个居无定所的人肯定是无法安心工作的。一个长期寄人篱下的人也肯定没有多少尊严可言。哪里可能去有创新意识,也无法发挥创新才能。如果说买不起房的是少数还好说,但现在是大多数买不起,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仇富进而对执政党产生意见。2、 高房价下在大城市工作的人肯定会有不切实际更高的收入要求,一旦不能满足他们就会采取两个办法来解决。一是到二级及以下城市去工作;二是利用工作之便狂赚灰色收入。深圳市去年到西安招聘应届大学生报名者很少了,究其原因主要都是工作后没有安全感,更不会有幸福感,因为大多数人凭工资一生也难买得起房。3、 扭曲人们致富追求中国富翁100名里面专业从事房地产或兼营房地产的人数占到50%以上,而在人们身边能看到的房地产开发商大多数学历低、素质低,要么泥工、木工出身,要么即使有大学文凭但都缺乏境界追求。再看他们的生活大多与拉拢腐败官员、包二奶、豪赌、狂欢有关。这样的场景会给社会其他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什么教育和示范呢?还有多少人在商界追求成功会脚踏实地去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去沉下心来创新和持续努力呢?我不是在把房地产妖魔化,而是真实地表达我所看到的一些现象而引发的感想。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至少还会蓬勃发展十年以上,但绝不是像前几年以来的畸形发展。我个人认为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支撑要素如下:
![三宗罪 现行房地产的三宗罪](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2072468803956.jpeg)
一、 政府出让土地应用80%来建经济实用房和廉租房,保障大多数人的基本居住;同时对于开发商建的满足高收入阶层的商品房。政府不再调控,让市场去调剂,用供求关系来确定房价。二、 开发商端正心态,不要有暴富的梦想,不要去拉干部下水谋利,结果赚钱也不开心,夜夜不安寝,官员哪天东窗事发,你又是一个行贿的犯罪分子。开发商必须明白奔驰车是永远无法普及的。三、 购房应清楚房屋的基本功能就是住,淡漠他的投资作用,拒绝投机,当你投机时必须意识到这是赌搏,自古以来赌者必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