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依阳
注:这是一位食品物流专业专业大学生《食品营销》课的作业,有感而发。现推荐给各位,请多加指点、评论,共同为我们国家食品品牌的整体崛起鼓与呼!
——-任键
“我们小时候哪像你们这么幸福啊,半晌饿了吃块饼干吃个面包什么的,我们的零食就是烤红薯干、烤馍片,连馍都不是白面馍,在学校渴了就对着水龙头喝几口自来水,过节的时候家里买几块点心也要先放在柜子头上,等大家都坐齐了再切成几小块,每人一块,想多吃都没有。”爸爸妈妈这样说。
“我小时候最爱的零食是白馒头夹芝麻酱,那时候一个星期从幼儿园回来一次,于是一整个星期都在盼这样东西。后来上中学时,出现了方便面,每次看方便面的广告都在流口水,很长时间都一直以为每袋方便面里都有面有肉有蛋。结果后来吃的时候发现只有面,很是失望。”比爸爸小十一岁的姑姑如是说。
“我三岁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一盒梅林午餐肉,七岁时,希望天天吃康师傅方便面。”比我大三岁的哥哥这样说。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希望每顿都吃肯德基,上小学时希望吃一次哈根达斯,现在对吃没什么愿望。”比我小七岁的弟弟如是说。
60、70、80、90,每个年代的人有着不同的童年,在不一样的童年里,他们对食物有着不同的感受。从吃不饱到吃饱,从吃饱到想吃得好、吃名牌,又从想吃名牌到想吃洋名牌。这种不同,也正是社会体制的转变,国家政策的改变,对每个家庭和个人的影响。计划经济时,人们买什么都要票,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东西,吃饱成了人们的最大愿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单靠“分量足”已经很难吸引消费者了。此时的消费者,他们需要的是质量,是健康。站在货架前,人们不再选择“内含两块面饼”的“来一桶”,而是会看看是否是“非油炸”“不含防腐剂”。大冬天,没有人还会在自家阳台上堆满腌菜,只因为一句“科学表明,多食腌制食品容易致癌”。就连购买蔬菜,人们都会选择有“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标志的。这些说明了什么?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科学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了,对,这些都没错,但更重要的事,中国人的饮食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面对这样的变化,商家要做什么?他们做了些什么呢?
为博得消费者芳心,众商家纷纷耍宝。从小孩儿喝的“娃哈哈AD钙奶,有营养味道好”到大人们爱买的“木糖醇——中国口腔医学会表明:木糖醇有益牙齿健康”,之前我们认为没什么营养的零食,一下子都变成有益健康的营养品。牛乳一直被认为是营养丰富而全面的保健食物,在生活并不富裕的时候,一般家庭也会让小孩儿喝上牛奶。而如今,生活好了,牛奶市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固体奶而言,普通的奶粉一夜间变身为“婴幼儿奶粉”“学生奶粉”“中老年奶粉”“全脂甜奶粉”“脱脂奶粉”“高钙奶粉”……顿时,市场上出现了一家三口人和三种奶粉的壮观景象。只要健康,多买几袋奶粉算什么呢。而液态奶也是由原来单一的纯牛奶升级为多种版本。再看饮料市场,对健康有益的茶饮料、果蔬饮料如雨后春笋,以其勃勃生机在众多饮料中脱颖而出,一度成为消费者新宠。
然而,当人们在购买乳饮品的时候会不假思索地拿起“蒙牛酸酸乳”,在买水的时候总是选择农夫山泉的时候,我们不经意的发现,消费者对商品这种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健康营养的形象-爱华网-又不买账了。消费者选择的不仅仅是安全健康食品,更是“酸酸甜甜就是我”这样一种“我文化”,和“农夫山泉有点甜”的感觉。在产品同质化的时代,面对人们这样的一种心理需求,食品营销如果还停留在“卖吃的”,已经是没有生存的余地了。现在需要贩卖的除“特质”本身外,还有一种概念,一种时尚,一种文化,一种情调和生活方式。
一句“味道好极了”伴随雀巢咖啡畅销全中国,你能说它在卖咖啡本身吗?它买的是一种浓浓的情,卖的是一种潮流与时尚。“更多欢喜更多快乐,尽在麦当劳”,于是,麦当劳不是在卖面包,而是在卖“欢乐与美味”“快捷与方便”的美国快餐文化,所以面包增值了,价格自然高出许多。
一个产品的附加值,是产品成本与基本利润之外的利益,这种利益是消费者愿意享受并愿意付出一些代价的。我们国内的一些生产厂商也发现了这一点,并在这点上大作文章。
“好日子离不开它——金六福酒”;“喝金六福酒,运气就是这么好”;“中国人的福酒”;“幸福团圆,金六福酒”;“奥运福,金六福”;“春节回家,金六福酒”……这些耳熟能详的广告用语,无不散发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而正是这种“福文化”的传播,使得白酒行业的新宠——金六福酒从1998年杀入市场到2004年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每一步都走的优雅而稳健。
思念——中国人最敏感的一种情愫;思念——中国速冻食品的名牌。“同学们,有谁知道思念是什么?”“思念是小小汤圆!”思念汤圆的广告中,用一段师生间的问答巧妙地把这两个概念用等aihuau.com号连接。思念公司生产的大多是饺子汤圆这种传统节日食品,“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亲就吃思念食品。如此一来,当思念汤圆水饺如红豆一般成为某种感情的信物,让人想不买都难。难怪有网友写出这样的经历“偶然在超市,看到一种品牌叫思念的汤圆,它和其他品牌的汤圆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思念汤圆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思念穿越时空,回到了许多年前……”显然,思念产品的灵魂唤起了消费者情感的需求,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