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产品特别是新面市的产品更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唤起他们的购买欲望?色彩界总结出了“7秒定律”——消费者会在7秒内决定其购买意愿。而在这短短7秒内,色彩印象是占67%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流行色协会调查数据表明: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合适的色彩设计,可以给产品带来10%-25%的附加值。
同样,色彩作为服装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往往决定着服装在消费者脑海中的去留命运,而它所创造的低成本、高附加值的竞争力是更为强大的。同一款衣服,因色彩不同,有的热销,有的滞销,色彩上的差别往往决定了服装的受欢迎程度。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通常在发生服装购买行为时,会首先关注色彩,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色彩偏好。”德塔颜色系统有限公司(Datacolor)副总裁邵治安先生表示,“色彩的饱和度、明度等指标会直接影响服装的表达进而影响销售。”
纺织服装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纺织服装生产、销售、出口大国。时下,纺织行业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新时期,纺织服装企业越来越注重提高产品品质和核心竞争力,力求逐步从低附加值的产业链低端转向高附加值领域。而高附加值需要高新技术和创意,因此,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色彩是点亮服装的灵魂,也是影响消费者对服装感官判断的第一要素,科学地管理应用色彩是纺织服装行业提高创新能力的一个切入口。
敏感的零售商已经感觉到了色彩的高附加值。目前,不少零售商(尤其是国际买家)已经根据色彩创意的时尚性、色彩实现的精确度和速度,来确定生产线上的产品是否具有高附加值。
对处于行业拐点处的纺织服装行业来说,色彩制胜的时代已经来临。
色彩管理——需要认真面对的挑战
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对色彩时代的来临显然准备不足,色彩应用和管理的瓶颈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在色彩应用层面,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使零售商和制造商必须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色样评估和核准,由于色样不准导致产品推迟上市,或是直接被退回样品和丧失订单的现象屡有发生。一前一后,一方面提高了再造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效率,造成了大量的生产资源损耗及时间、人力的浪费。
不仅如此,由于对色彩缺乏科学的管理,纺织品色彩在设计、生产、采购、销售及消费等环节之间的沟通通常依靠主观解释,不但制约设计者的色彩创新能力,还会导致产品研发过程冗长,成本高,且不准确,严重阻碍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设计师和纺织服装企业,除了需要对色彩进行感性的认识,以激发创作灵感,更需要将对色彩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上升到色彩的有效应用和管理的层面上来。
巴黎、米兰、纽约、伦敦……,面对每一季权威机构纷繁的流行色彩发布,设计师该如何捕捉那微妙的变化讯息?捕捉到的每一个时尚色彩创意,又该如何在不同面料上准确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