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将再次调高有利稳定义乌小商品出口 “欧美采购商频频要求压价,出口量锐减一些。”这是记者在今年义博会上听到的声音,因此很多企业希望政府再次提高出口退税以缓解企业压力。不过今年以来,中国政府两次出口退税调整,已为义乌出口份额最大的纺织服装行业缓解了不少压力。 12月1日起,我国又将调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 从下月开始,义乌劳动密集型企业将享受更多的退税政策。据1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的决定,自今年12月1日起,我国将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并取消部分钢材、化工品和粮食的出口关税,降低部分化肥出口关税并调整征税方式,对个别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 随着国家公布将再度大幅上调出口退税范围的消息后,这几日,义乌很多企业都在期待退税调整的具体商品和幅度,“退税提高多少个点呢?”记者电话采访了义乌多家服装、袜子等企业负责人,他们迫切想知道的是企业最终能获得多少实惠。 此次退税调整为今年以来第三次,共涉及3770项产品,覆盖面大于今年的前两次。今年8月1日,国家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11月1日起再次上调3486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再次提高至14%。据了解,仅8月1日的退税调整政策,义乌就有354家企业受惠,增加出口退税额1.6亿元。 这将提高义乌小商品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央政府如此频繁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旨在稳定我国的外贸出口。由于经济衰退调整的主要是高端产品的消费需求,而基本消费品的需求基本上是稳定的。经济不景气时,受购买力影响,价格就显得重要。义乌出口的多为劳动密集型的日用消费品,因此,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则可以降低义乌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义乌小商品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经营鞋类生意的温州商人陈玲玲得知国家将再次上调出口退税,表示说,“如果这次上调有涉及鞋类,将为企业减少不少压力。退税提高的利益是最直接的,对利润的增加、出口订单承接都会带来利好。” 企业练好“内功”是永恒的主题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增长明显放缓,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经济放缓对外贸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因此,部分企业认为,单单依靠退税调整对于企业缓解压力还是有限的。义乌国际商贸城G区一位来自慈溪的家电小企业负责人卢先生认为,他们的产品在此次调整范围内,这对企业来讲是好消息。但他同时表示,退税是能提高一些利润,但并不能扭转企业的生存问题。因为现在中小企业在贷款、招工、电力等方面遇到的困扰,远比出口退税率更需要迫切得到解决。 “不过现在很多老外对中国的政策也很关注,提高出口退税后,一些外商要求降低产品价格,这样的话,对企业自身是没有多大实质性的利益。”一些小企业在出口退税提高之下反而拱手将好处让利给外商。业内人士说,企业要想留住政策利好,应该把握对产品价格的谈判技巧,加大自己的定价话语权。要怎样加大定价话语权呢?关键是企业要练好内功,加强研发能力,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生产出口竞争力强的产品。
![义乌企业:练好“内功”才能挺过“寒冬”](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1591266175811.jpeg)
义乌目前就有很多这样的企业,在当前海内外市场环境变数不断的情况下,埋头苦练“内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积极应对外贸不景气。如浙江棒杰服饰面对今年纺织服装行业外贸普遍低迷的状况,仍保持50%的销售额增长。因为该企业很早就转型发展,坚持引进高端无缝内衣设备开发新产品,每年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投入不少于500万元。去年,他们不惜斥资1000万元,研发压力舒适性无缝内衣及新产品开发。在贝克曼服饰,虽然今年外贸不景气,但企业的销售量、销售额没有下降,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企业高层表示“只有不断增加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才能走在市场的前面,并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