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北路上有好几家饭店都挂出了转让的牌子”;“百井坊巷上有一家小餐馆,两个星期前还去吃过饭,前几天去竟然关门了”……不管杭城餐饮业的老板们愿不愿意承认,许多敏感的消费者还是嗅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这股寒意。
转让歇业兴许还可以说是个别状况,但年初吹到年尾的“特价风”显然已经成了这个餐饮业的群体现象。这个时候,就连餐饮界的老行家都不敢轻举妄动,一些大型的餐饮机构也纷纷调整来年的战略部署,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不少原本从事外贸、服装业的行外人近来却接二连三地闯入餐饮业。
改弦易辙 做外贸服装的跨行搞餐饮
南山路上的贝尼尼餐厅日前老店新开。不时常光顾的消费者也许不知道,全新装潢亮相的它其实已经悄然易主。贝尼尼的新主人徐薇,同时也是一家服装外贸公司的老板娘。在盘下贝尼尼之前,徐薇履历表上的内容与餐饮毫不相干。
“我开了16年的外贸公司,一直做得不错,也算是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开餐厅,这还是第一次。”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毫无经验的徐薇,却在今年突然开起了一家意大利餐厅,还把它当成自己主要的副业来经营。
高银街上近来也出现了一块新招牌——“粥底海鲜捞”。跟徐薇相似,这里的老板胡先生在一家纺织品外贸公司工作了将近10年,不久前才开始经营餐馆。“以前,我们对餐饮完全没有研究,可以说是门外汉,只是在广州、顺德吃到过粥水火锅,这种健康养生的东西在杭州又好像没看到过,就想尝试开家这样的餐馆。”因为外贸公司的业务还在做,餐馆的大部分事务,胡先生都交给了老板娘李林来打理。
古墩路上也开出了一家茶馆“坐望”。女主人金吉曾在服装行业闯荡了15年,如今则把赚钱的视线从“穿”转移到了“吃”。“最早的时候我在四季青做过两年服装批发,后来就开了一家童装公司,当时客户可是遍布全国。”金吉说,这是她第一次涉足餐饮领域,现在只想一心一意做好这个行当。
由“穿”转“吃” 开餐馆觉得风险相对较小
行内行外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今年餐饮的生意不容易做。不只街头巷尾的小饭店经不起风浪,连大餐馆也得靠不停地打折促销来维持暂时的风光。这个时候,投入大把的银子开新店,非得有足够的底气和经验不可。偏偏,闯进这个行业的人里面却有不少生面孔,而巧合的是,他们原先的职业都是跟服装、外贸有关。胆敢在这个时候进军餐饮业,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其中的艰难,又或是另有原因?
徐薇、金吉和胡先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兴趣”。徐薇说,自己做服装外贸的时候,接的单子都来自意大利,对意大利文化非常熟悉和喜欢,刚好遇到贝尼尼转让的契机,就萌生了开意大利餐厅的念头,为此投入了800万元的资金。至于金吉和胡先生,开茶馆和开粥铺的原因,也跟他们平日里爱喝茶和喝粥颇有关联。
当然,仅仅是兴趣,还不足以构成他们开餐馆的动力。今年的经济危机,外贸公司受到的冲击是首当其冲,服装、纺织品行业遭受的打击也不小。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遭遇了大起大落的外贸服装从业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而在他们看来,经营餐馆的风险会相对小一些。
“现在经济比较困难,不少行业都很难做,但我觉得对小茶馆影响应该不大。”金吉告诉记者,服装行业每年年底都要头疼“三角债”,一边是债务收不回来,另一边又付不出钱给加工工厂,“做餐饮就不用去面对这种烦心事。”
胡先生也觉得,做餐饮会更稳当一些。“我这个粥水火锅,开始大家都不知道,现在回头客渐渐多起来了,他们还会介绍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过来。”胡先生对这样的发展状态很放心,他认为,餐饮只要做出了口碑,就会积累一定的回头客,生意不会有太大的起伏。
信心十足 门外汉对餐饮业前景看好
这些外行们开的餐馆能不能经营长久,现在谁都不好说。不过,这些初入行的新手们自己倒是没有踌躇前景,也没有因一些同行的生意难以为继而表现得忧虑重重。
金吉说,“坐望”目前生意不差,情况比较稳定。“因为我认识的茶友很多,她们有时候会到我这里为公司团购茶叶,一次就有三、四十斤,价格比较高的礼茶也都有人来光顾。自助茶的生意也不错,一到双休日,人就比较多,二楼VIP区卖的是80元/位的自助茶,也常常坐满人。”
胡先生和李林对“粥底海鲜捞”的经营状况也颇为满意。“平时,60%的餐位都有人坐,到了双休日和节假日,店里就都坐满了。”老板娘李林透露,现在平均每天的营业额超过5000元,生意是越来越好,明年肯定还要继续开下去。“我们的产品是迎合了消费者讲究健康和养生的需求,一定可以走得更远。”
徐薇则向记者坦承,贝尼尼目前还处于亏损阶段。但这并不妨碍她对经营餐厅的坚持。“我们现在平均每天营业额大概是2万多元,虽说还是亏的,但在西餐厅里头,我们算亏损很少的了。而且,我们毕竟才刚刚开始。相信给顾客一段接受的时间,明年再多做些宣传,情况会越来越好。”
行家建言 投资开餐馆也须细思量
俗话说,百业食为先,金融危机下,“门外汉”试水餐饮业勇气可嘉。浙江外婆家餐饮有限公司的老总吴国平告诉记者,自己以前也是从事企业管理的,后来才涉足餐饮业。“市场经济下供需平衡全由市场调节,做外贸的转行做餐饮,这也是正常现象。”
吴国平说自己曾经在工厂里工作了十几年,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年的管理经验,经营外婆家时也能有用武之地。“不少行业和开餐馆同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彼此间有很多共同之处。不少人在外贸行业和其他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不少营销和管理经验,他们懂得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转行之后也能很好地把握住顾客的消费需求。应该说,大家都有成功机会。”
另一位从业多年餐饮行业的人士认为,投资餐饮业,机会与风险并存。“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开一家餐馆容易,但管理好一家餐饮店却并非易事。”他认为,“转投新行业谁都有成功机会,但同样面临着许多风险,需要投资者认真把脉市场,谨慎投资和管理,这样成功的机会才会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