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沃尔玛、麦当劳大打降价牌后,家乐福日前也推出了“1元商品”促销。“以2009年元旦为起点,这一轮零售业的价格战到目前为止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正在逐渐升级。令人担心的是,在所谓的‘后折扣时代’,零售商还能继续做什么?”一位业内人士说。
多家大卖场打出降价牌
继沃尔玛日前推出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大力度促销以后,家乐福也给出了答案:继2008年12月26日至2009年2月9日推出的四轮促销之后,又将于2月13-26日再次推出120余种1元左右的小商品,并涵盖了最热门的如糖、饮料、洗涤用品等消费品,强势回击沃尔玛等发动的“价格战”。
当超市业激战正酣时,百货经营商们也在同样用价格进行着对抗。记者昨日在南城鸿福路口的胜道体育城看到,其在门口摆设的“地摊”特卖场生意异常火爆,“一件7折,2件6折,3件5折。”销售员也不停重复着数字来吸引消费者。“如果对放在外面卖的衣服不放心,或者觉得品种太少,可以到卖场内新开设的特卖场去选购。”销售人员说。
记者随后在卖场内的特卖场看到,选购打折服饰的顾客也很多,“以前高高在上很少打折的国际品牌如今价格这么低,说不准能淘到自己喜欢的衣服。”携女友买衣服的兰先生对于所谓“高贵品牌”低下头颅感到很高兴,“以前买件名牌要犹豫好长时间,内心会觉得挣扎。现在这种折扣比较低,100多块钱一件衣服,没什么值得考虑的。”
随后,记者在海雅百货、天和商场、天虹商场等也发现了类似的特卖场,“一方面是打折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的目的就是消化积压库存,盘活资金。”某商场负责人直言。
国际巨头抄底中国零售市场?
“商家用降价促销来吸引消费者,这是中国零售业的常态,从短期来看无可厚非。但是,今年的情况有些不同,降价力度之大,时间之长,都是很少见的。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几个,第一,国际巨头很可能是想借商业地产租金下降、多数厂商产能过剩等契机逆势抄底中国市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型零售商正在借用金融海啸加速行业洗牌的脚步,主动发起价格战,而小型零售商则别无选择只好迎战。”日前,某知名零售专家向记者分析道。
这位专家表示,近来沃尔玛、家乐福等纷纷表示要加大对华投资力度和开店数量,可以看出,其抄底中国零售市场的意图。“价格战是实力超然的零售巨头们向小型零售商快速打击的很好方法,‘战争’的最后,要么接受‘招安投降’,要么就死掉。”该专家说。
“不过,即使是实力超群的零售商,在率先发动价格战时,也应该要慎重考虑。”该专家举例说,长虹在1996年率先发动价格战,一度崛起成为家电行业的老大,但是却也因此招至行业联合抵抗,仅2004年就亏损近37亿,成为中国股市有史以来上市公司亏损之最。“一旦价格战升级,对于零售行业必将是一次严峻考验。”该专家说。
消费者对部分降价商品不买账
在胜道体育城因衣服降价而感到欣喜的兰先生到最后什么也没买。“我看中了一件衣服,不过可惜的是营业员告诉我这件衣服以前是打5折,现在又恢复原价了。一想到现在买比以前要贵一倍,再喜欢这个东西我也不要了,心里感觉不好。”兰先生说。
“长期降价造成了消费者的视觉疲劳,同时也‘宠’坏了消费者,一旦降价的商品达到利润临界点时,也就是降无可降时,商家该怎么办?”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来看,零售商经营快速消费品的利润并不高,即使降价也只能以降低供应商所得。“零供矛盾、顾客不买账,过于频繁的促销对于零售商来说多少有些得不偿失。”该人士认为。
“在正常的利润收入前提下,许多国际品牌都有自己的价格体系,近年来国内品牌在价格体系方面也基本成熟。但是,在竞争对手的带动下,许多品牌的价格体系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对于一个品牌来说,这是危险的信号。对于零售商,其实也同样如此。”该人士说,当零售业步入“后折扣时代”时,零售商就面临因无法降价而遭消费者抛弃的命运,“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差异化经营,或者必要时行业抱团,这都是可以避免‘战败’的方法。”该人士建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