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家个性迥异的外贸小店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杭州大街小巷,随处见“外贸服装”、“出口转内销”等醒目招牌。在西城广场对面的沿街商铺,90%以上是卖外贸服饰的。外贸服装真有那么多吗?面对A货、原单、伪单、剪标等鱼龙混杂的外贸货,我们淘到的是货真价低的“原单”吗? 外贸店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和品牌产品一样或类似的商品。一条在银泰百货卖近2000元的Miss Sixty牛仔裤,在武林路上的一家小店里标价仅190元,要是使用会员卡则还能打7折,也就是说只要133元就能买到这条商场售价2000元的裤子。 在市场上,的确有出口转内销产品,这些产品因各种原因不能出口到国际市场,商家为了减少损失,将货物在国内销售;同时也有“A货”、“B货”。其中“A货”是厂家检测合格的产品、“B货”是指有一些瑕疵,检测不合格的产品。

当然,还有一部分外贸货是“死单”。在以外贸服饰加工为主的平湖,今年很多的企业也遇到了很多坏单和死单。“金融危机下,国外很多低端品牌都倒了,以日韩的‘死单’居多,这些已经生产出来的成衣成了没人要的货,只好抱着不亏本或者少亏一点的心态,把货在国内低价销售。”平湖一家小型制衣厂周老板说,他去年的两个日本单,2万多件全部以生产成本价卖到平湖的慧腾等外贸批发市场。 不过,当越来越多消费者加入外贸“淘货”大军。A货、原单、伪单、剪标……一个个专业术语也和风格各异、品质参差不齐的外贸商品一起挑战消费者眼力。 “现在的外贸店多了,真外贸反而少了。”屏风街上的一家外贸服装店店主说,目前服装零售业很不景气,不少普通服装店为招徕顾客,挂羊头卖狗肉,以“外贸”、“特价”吸引顾客进店,倾销低质的内销服装。即使是货真价实的外贸店,也不可能全都经营剪标或原单的“一线品牌”,移花接木更换商标或以次充好蒙骗顾客的情况时有发生。 目前市场上打着原单旗号的外贸“名牌”,实质上不少都是仿冒的“伪单”产品。“真正外贸服装的货源少得可怜,根本支撑不起一个服装店,大多数衣服都是仿单,几乎所有外贸店都在卖成本低廉的仿造品。”一知情人士说,国际一线品牌面料十分特殊,商标数量更是生产货品要几件就给几个标;所谓外贸尾单其实是一些商家找相近的面料来生产,然后充当外贸正品货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