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创业项目盘点 景区创A与中国旅游业困境](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230673838245.jpeg)
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主导的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对中国旅游景区的发展,负面作用非常明显。一是各地重政绩,轻业绩。各地几乎都把创A作为领导的政绩工作来抓,而不是实实在在地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抓好景区的特色经营,忘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驴友口碑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某项授牌。二是易滋生利益寄生。创A产生了一批赖此生存的咨询、培训类企业,某些企业还小有背景,难免形成利益输送。三是易导致景区同质化。各家景区都在对照创A标准,在创A咨询公司的指导下,进行景区的提升,很可能带来景区的同质化。四是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景区评级不是由完全市场化的、有影响力的中立调查公司进行的,也不充分考虑游客的意见,本身并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如评A时某些带有红色旅游色彩的景点往往还会沾上光,而具体到某个区域中的多个创A景点,有关方面又往往会拿捏所谓平衡问题。旅游产业作为以个人体验为主的产业,和大工业化制造领域的标准化产品是完全不一样的。工业化产品强调标准性、一致性,旅游产品则强调个人的体验,而体验则千变万化,各有所感。因此,套用工业化流水线的形式,进行景区的标准化评定,本身就是个极大的笑话。具体到评A标准,许多占一定评分比重的评分项,如景区交通建设问题、游客中心建设问题、宣教资料出版问题等,对真正的驴友来讲,都不成问题。驴友一旦认准了的景点,不管交通便捷与否,骑车穿越也好,徒手攀爬也好,都不能阻挡他们前去一游的脚步。至于游客中心的设计,宣教资料的精美,对真正的驴友来讲,基本都是不考虑的。http://www.aihuau.com/而景区等级评定中对国内远程、洲内、洲际游客的要求,在驴友们看来,更是不可理解。因为越是人迹罕至的美景,越是他们的最爱。他们看重的是个人体验,是个人从旅游中获得的感受。至于亦占一定评分比重的旅游购物项,在部分游客看来,简直就是破坏景区的原生态,让商业化氛围影响心情了。因此,中国旅游景区的评A需要一盆当头冷水,该清醒了。中国景区真正需要的不是A级标准,不是千篇一律的机械化、标准化供给,而是景区给游客带来的独特感受和广大游客的口碑。景区关注的是5A,游客关注的则是“我爱”。对于普通游人而言,你需要关注的不是景区的等级,而是你身边的人,包括亲朋好友网友关于景区的口碑,或者你自己通过网络搜索一些资料,如图片、游记、视频等,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些景区是否是自己需要去旅游的。中国需要中立、客观、市场化的景区评价体系,鉴于目前我们的各类评定、评选似乎总要沦为庸俗公关和利益交易的怪胎,这样的评价还是暂时没有的好。其实在中国,需要废止的各种评定实在太多了,又何止是景区等级评定呢?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