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宣布了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晰量化目标,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中国来说,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新时代到来
12月7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即将召开,这一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将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也预示着以低碳能源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新时代的到来。
“低碳”并不是单纯的环保议题,更是经济议题,它甚至决定着未来世界经贸格局。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研究员李静云则认为,一旦碳关税被发达国家所普遍采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其中又以对中国的伤害程度为甚。
服装的碳排放量惊人
一件衣服的碳排放量有多少?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从纤维提取、染色、加工成布料到制作成衣,以及运输、洗涤、熨烫等一系列过程都会产生碳排放。
根据英国剑桥大学制造研究所的研究,一件250克重的纯棉T恤在其“一生”中大约排放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28倍,这还不包括T恤所产生的环境污染。而化纤材质的服装的碳排放量更高。根据环境资源管理公司的计算,一条约400克重的涤纶裤,假设它在中国台湾生产原料,在印度尼西亚制作成衣,运到英国销售。假设其使用寿命为两年,用50℃的水和洗衣机洗涤过92次,洗后用烘干机烘干,再平均花两分钟熨烫。它“一生”所消耗的能量大约是200千瓦时,相当于排放4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117倍。
中国服装业已无路可走
中国是服装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去年我国全行业服装产量为406亿件,按照这一数字计算总碳排放量,结果无疑将是惊人的。过去的十年是中国服装业飞速发展的十年,这也意味着是碳排放量快速上升的十年。国际组织全球碳计划(GlobalCarbonProject)最近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年到2008年之间,由于建立发电厂和工厂、砍伐树木和其他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29%。
而当前提出的主流的供哥本哈根会议讨论的方案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到2020年前可以有满足发展所需要的排放增长,但是应该有大约15-30%的相对减少。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碳排放已经占到世界排放的50%左右,因此到2020年之后也需要和发达国家一样进入强制性的减排,到2050年要达到比1990年减少20%的水平。
2010年到2020年——这十年正是中国服装业新的“黄金十年”发展期,而我们的碳排放量被要求逐渐减少,直至2020年后的强制性减排。不管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如何,世界肯定将走向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这就意味着,不改变过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中国服装业未来将无路可走。
中国服装业如何面对低碳经济时代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正面临国内外双重“绿色”压力。在美国等一些环保发达的国家,已经出现了服饰上的“碳标签”。中国服装业如何面对低碳经济时代?
首先,从服装的面料开始
如果制衣业的原料大量使用化纤织物,碳排放量就会很高,如果使用丝绸、棉布、麻布为主要原料,碳排放量就会降下来。
其次,减少化学品的使用
服装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使用各种化学制剂,企业可以改用天然、环保制剂,从而减少碳排放量。专家建议,这些工艺,企业都应该遵循低碳原则进行认真梳理,提高应对碳关税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加强技术创新力度
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在一定程度也会迫使我国企业大力研究节能减排技术。企业可以把握这个机会,大力发展减排技术,并在调整目录中对先进或落后的工艺方法区别对待。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
还可以在生产环节引入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如过滤材料的应用等。
第四,合理生产,控制库存
众所周知,服装没有销售出去,不但占用资金和库存,还增加了碳排放量。因此,企业要严格按照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减少直至没有库存,缩短衣服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让衣服得到合理的使用,避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