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几名欧美进口商前往上海丝绸集团,要求进口该集团所属品牌公司设计生产的LILY牌淑女装。LILY今年春季广交会首次亮相,就引来177名外商,不少外商还追踪到上海,至今已签下数十批出口意向合同,出口市场几乎全是发达国家。LILY的内销同样红火,预计今年有望超过4000万元,比去年增长一倍左右。 LILY不是新品牌。早在1965年,它就进行了工商登记,至今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过去,LILY全部出口没有内销且业绩颇佳,但随着我国定牌加工出口规模的扩大,各地外贸出口低价竞争激烈,LILY出口逐年下滑。明年1月1日起,全球将取消纺织品出口配额,我国将全面开放外贸经营权。面对日益临近的“后配额时代”,上海丝绸集团早在四年前就决定在几十个已注册的商标品牌中,选择成立以LILY为主攻方向的品牌公司,调集精兵强将,做大做强LILY品牌。

和国内外贸企业一样,丝绸集团这几年也在为外商定牌加工。由于这种外贸出口方式只是按照外商来样加工,甚至服装面料、辅料均由外商提供,因此业务比较好做。可是定牌加工只是外贸供应链中的一段,外商可随时将此业务转给成本更低的国家加工。丝绸集团兼品牌公司董事长徐伟民认为,要在后配额时代站稳脚跟,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与国外知名企业一样,创立自己的品牌,向外贸供应链两头延伸,建立起融面料设计、服装设计、打样、制版、测试、生产、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外贸供应链。 那么是先攻国内市场,还是率先闯荡国外?丝绸集团调研后发现,好些国际知名品牌服装都是在站稳国内市场后,再向国外拓展的。过去几十年,专业外贸公司眼睛只盯着国际市场,走了一段弯路,现在得补上这一课———在不放弃出口的同时,努力做好国内市场这份“家庭作业”。 如今,LILY已成功进入上海、北京、成都、大连、重庆、南京等地40家中高级大商场,动销率达到90%以上,在各大商场每月销售排名中稳居前几名,成为除国外品牌之外销售额最高的本土淑女装品牌,也是唯一的外贸品牌。国内市场上站稳脚跟,为LILY牌淑女装进军海外打下了基础。难怪LILY“雪藏”四年多,一旦在国际买家面前露脸,便赢得了数量可观的出口订单。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