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前身为邹韬奋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1995年由三联书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于北京复刊,大约在1998年前后打出广告语“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2014年末,掌门人朱伟离职。 以刚刚过去的2014全年《三联生活周刊》封面选题为案例,分析50期《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选题(有2次双期合刊),一个混血儿的期刊品牌形象跃然纸上。 一、人物类10个,类似《南方人物周刊》:《解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王世襄与他的朋友们》、《迈克尔•杰克逊:王者孤独》、《李鸿章的另一场战争》、《重量级中国拳手的诞生》、《喜剧之外》、《萧红:一个漂泊的灵魂》、《一个作家的“野蛮生长”》、《人民艺术家老舍》、《吴清源的人生棋局》。 二、旅游、城市类8个,类似《中国国家地理》:《重新发现夏威夷》、《腾冲》、《西双版纳》、《野性巴西》、《汉中》、《无锡》、《最美的三江源》、《想象中的成都》。 三、时事类8个,类似《南风窗》:《薄瓜瓜在英国》、《东莞调查》、《深化改革的空间》、《政府改革:决心与行动》、《“新冷战”之谜》、《刘汉的财富史》、《“基地”组织卷土重来》、《李克强访欧记》。四、人文历史类7个,类似《东方历史评论》:《勇气与德性》、《人性的困惑》、《牛津大学:现代绅士的摇篮》、《“一战”百年启示录 经济、科技与世界大战》、《巴拿马运河与美国崛起》、《1995~2014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古城墙复兴史》。五、社会时尚类7个,类似《新周刊》:《天上的爱情 人间的婚姻》、《茶之道》、《别人的教育》、《法范儿》、《有情感的房子》、《香之道》、《2014年度生活方式》。六、科技类5个,类似《新知》:《北极故事》、《超级大脑,我们知道些什么》、《机器人在中国》、《霾》、《时空之谜》。七、财经类3个,类似《21世纪经济报道》:《互联网理财启蒙》、《移动互联创富记》、《牛市的可能性》。八、美食类2个,类似美食烹饪类杂志:《最想念的年货》、《春宴》。 通观2014年《三联生活周刊》封面选题,可以看到这个期刊品牌混血儿的如下报道趋势: 一、人是生活的本体,关于人的报道,http://www.aihuau.com/实际就是关于一类人的生活方式及人生态度的报道。以“生活”命名的刊物,关注点自然会聚焦到人物身上。 二、旅游话题和城市话题成为时代热点,城市形象塑造和城市个性问题受到关注,旅游六要素之一的“吃”(美食)也受到关注。 三、时事类报道更关注高层动态、国际政治。 四、人文历史类报道更关注海外,体现全球化视角。 五、社会时尚类报道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比如茶、房子、婚姻、教育等。 六、科技类报道更关注其对当下人们现实生存的影响。 七、财经类报道更关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侧重个人理财的视觉。
![《三联生活周刊》:期刊品牌混血儿](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23036615685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