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市政府统一安排,绿地集团已经确定参与嘉定江桥地区50公顷土地、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大型经济适用房社区项目建设。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确认该公司将在3个月之内开始这一项目的具体工作。
这个项目的“特别之处”在于,最终的销售环节将加入“双向选择”元素。“或许与广州的‘双限房’的概念有些类似。上海的经济适用房同样是将销售对象限定得非常明确,而且同样是限定房价、限定地价。”张玉良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定价模式尚未确定,“除了确定是在周边房价基础上有所下浮之外,并没有一个可以套用的定价模板”。
但已经明确打破区划限制的“双向选择”机制已让张玉良跃跃欲试。据他透露,已经明确的经济适用房运作的“市场化”,也基本明确了公司将没有利润保障。“假设项目开发得好,成本控制得当,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都选择我们开发的小区作为他们区里经济适用房的房源,那我的利润自然不是问题;但假设项目开发不尽如人意,没有人选我的房子,那不用说利润,包括债务以及各环节的风险都将由我们公司来承担。”
与此同时,以往上海在建设配套商品房时出现的问题,现在也一一成为经济适用房的“前车之鉴”。据张玉良介绍,过去几年,配套商品房的项目中屡次出现令人诟病的漏水、裂缝等瑕疵,在接下来的项目中,绿地集团需要从技术上规避这些问题,“开发以集团为主体,其余包括设计在内的所有环节将全部实现招投标”。
假设这样的操作思路最终实现,张玉良认为建成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可以成为目前配套商品房项目的“升级版”。为此,绿地集团已决定将嘉定江桥经济适用房项目的成本提高200~300元/平方米。张玉良解释称,这一成本的提高,足以从规划、设计、环境、小区配套、生活设施等多个方面促使小区达到中档商品房的层次。
显然,“双向选择”以及风险自负的“市场化”尝试,正在促使开发商对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但是,在这种机制下形成的低利润且“高风险”,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国企开发商对开发经济适用房项目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