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2008国际海运(中国)年会”在大连开幕,与前几次年会的气氛不同,此次年会在航运业“过冬”的气氛中召开。中远集团总裁兼中国远洋(601919.SH,1919.HK)董事长魏家福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消除业内人士的恐慌并重拾业界信心。 今年下半年以来,反映干散货航运现货市场的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BDI)从今年5月的11000多点,迅速下跌到1000点以下,跌幅超过80%,创下5年来的新低。拥有全球最大干散货运输船队的中国远洋尽管今年前三季度业绩保持增长,但股价已跌至A股上市来的最低谷。 面对全球航运市场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急转直下以及业内蔓延的悲观气氛,魏家福11月6日表示,市场的迅速下滑主要是源于投资者的心理恐慌,并不是因为航运市场真正进入到下降周期。 魏家福是在昨天上午开幕的“2008国际海运(中国)年会”间隙做上述表示的。他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使投资者和投机者的心理产生恐慌,进而使国际贸易和航运市场出现波动,这是特别时期出现的特别现象。如果是市场确实进入下降周期,应当是缓慢下滑,而不应急速下跌。 魏家福说,目前恐慌主导着市场,全球金融市场暴跌,全球各大股指跌幅都在35%以上,很大部分的跌幅在50%以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在暴跌,国际原油价格跌幅超过50%,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跌幅也近50%。反映世界经济景气度的BDI指数(波罗的海指数)大幅下跌超过90%,船价也急剧下降。由于干散货市场波动剧烈,最近二手船价格骤降。一艘五年的好望角型散货船从九月初到现在已经下跌了超过7000万美元,某些船舶经纪公司已经拒绝披露二手船的价格数据。 他认为目前航运界存在着诸多忧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未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GDP增长率都将不同程度下滑,全球贸易量增长趋缓。有关方面预计,2008年的集装箱吞吐量要比2007年减少5.5%,而且预计至少在半年内不会出现好转的迹象。由于中国国内钢材价格下跌,而原材料价格高企,部分钢厂临时停产。10月24日,石油输出国组织11国决定自11月1日起开始在现有2880.8万桶/天产量限额上减产150万桶/天,石油运输量减少。而另一方面,目前新造船订单量巨大,占目前运力的比重都很大。 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表示,航运业近期呈现出“自由落体般”下滑,航运企业的利润被挤压得所剩无几,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航运市场开始进入了隆冬时节。不过他强调,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会改变,世界离不开海上运输,这是海运业最大的机遇。

在魏家福看来,随着全球各国政府“救市”措施的出台,市场的波动将“来得快走得也快”。从航运业的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航运业的源动力,中国受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较为有限,加之内需市场非常巨大,仍将推动航运业快速发展。 “2009年中国刺激内需的各项政策,包括加大铁路投资规模等将奏效,航运市场的恐慌也将消除。”魏家福说。 6日上午,魏家福向与会的数百名航运界人士作了题为《市场需要信心》的演讲。他认为,在市场波动面前,行业业应主动防范风险并加强合作,以此来结束恐慌和痛苦。他建议船公司、货主、贸易商、船厂、码头、银行等各方要积极合作应对危机。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也认为,“现在与其哀叹和埋怨,还不如抱团取暖,要鼓励强强联合,没有消失的行业,只有倒闭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