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2008中国营销
上周二,新华社发布了“2008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公示名单。记者注意到:在这份237人的名单中,惟董才平一人来自钢铁行业。 “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是对‘中天’致力于打造‘绿色钢城’努力的认可”,董才平觉得,“追求循环、绿色发展,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其实也是中天集团可持续进步的自身需求。” “浓烟滚滚、热火朝天、机声隆隆……”赵金涛说,当年反映钢铁企业火热生产场面的文字,总少不了这些含着激情与褒义的词汇。 18岁起就做炼钢工人的赵金涛,是中天集团副总裁。他打趣道,“如果再不让这些词汇消失在生产现场,企业早晚要消失。” 传统钢铁企业一直是高能耗、高排放生产。而“中天”在集团成立初就制定了“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工厂”的方略。 这次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更让“中天人”感受到:“节能”是为企业未来“蓄能”;减少“排放”,是为明天“释放”优质企业潜力。 中天集团走出了自己的循环发展之路:
![董才平:荣获“2008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154201981118.jpeg)
利用各种二次资源进行再利用。他们大胆创新,每年综合利用污泥8万吨、氧化铁皮5万吨、瓦斯灰2万吨、钢渣铁精粉3万吨等,作为烧结添加辅料,综合利用二次资源价值约1.44亿元;同时,还对高炉水渣及电厂粉煤灰、脱硫渣、炼铁炼钢除尘灰全部有效处置,做到固废管理零储存、零排放,100%综合利用。 工业用水历来是企业资源消耗的重要部分,在实施COD减排工程中,中天集团对各厂工业用水设备进行整修、循环水处理设施进行填平补缺,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目前,集团在水循环系统上已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每年减少工业用水新鲜水量200万吨,水循环利用率96%以上,吨钢耗新水3.8吨,达到了钢铁产业政策要求指标。 “固态的、液态的,我们没有一样轻易废弃”,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林兴介绍,在中天集团,“甚至废余的煤气,也被回收用来发电、轧钢”,他们年回收利用的煤气总计60亿立方米,折合标煤约38万吨,年效益超过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