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主义者何鲁敏 何鲁敏出生于保加利亚,五岁时才跟父母回到北京。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初中生何鲁敏上山下乡到山西一个远离公路的小村庄。在那里,他做了五年团支部书记,自修完了大学的课程。后来,他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又成为本校的研究生。顺理成章进入研究机构做学问。1985年,何鲁敏作为公派人员到日本学习,在日本看到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差距后,何鲁敏坚信这样一句话“科技救国”。两年后的春天,他谢绝了日本方面的高薪挽留后带着9箱技术资料回国了。 1987年初,何鲁敏同另外两名归国的学者一起创办了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北京亚都建筑设备制品研究所。创办企业的5万元资金是以年息25%借来的。当时在“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情形下,租了钟楼底下的一个仓库做办公室,大门正对着钟楼,每天打开大门第一个看到的就是钟楼。说到此,还有个典故:为当时租的办公地点就在钟楼下面,“北京是全国的首都,而钟楼是北京的一个代表,虽说是仓库,可是我们也是在首都的底下呀!”从此亚都正式得名。 “亚都是个奇怪的企业,不像大家想像的很有远见。”这句听起来有些贬义的话,被何鲁敏说得得意非凡。或者说,奇怪是一种令人欣赏的个性。没有远见,从某种程度来说更像务实。 比如,公司能够包容一组技术人员因为所研发的产品被停产罢工一年;也允许研发人员按照自己的兴趣开发和空气净化不沾边的技术,诸如会唱歌的锅;在人员流动极大的今天,亚都还拥有一批在公司做了十年以上的员工,“我们的搬运工都有在亚都做了十几年的。”何鲁敏说;难以与资本方达成一致的时候,何鲁敏和他的团队宁愿“快乐地追求理想”,不去融资。 毫无疑问,何鲁敏是一个快乐的人,他的快乐、还有处变不惊,影响到了亚都的每一个员工;何鲁敏还是一个理想化的人。他说:“我的理想是‘人间乐园’,把亚都办成人间乐园。哈哈,所以我现在交班了,不然就真把亚都做成‘人间乐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