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泳霖喜欢称自己是儒商。的确,怎么看,学核化学工业的他都没有商人习气。更具体地说,他身上少了一分商界巨子的锋芒毕露和不可一世,多一分学者的淡定和风雅。 他以董事长的身份,正率领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团在纽约访问。日前,他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荣泳霖说他的人生轨迹很单纯:江苏无锡出生,在那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长大,直到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学核化学、搞原子弹。然后,他就从没离开过清华大学的校园,从清华计算机工厂的一名技术员,一步一步,升到校长助理的岗位。现在,他还担任着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清华同方等7家公司的董事长。 26年的清华人生涯中,他完成了一个学者到商人、再到成功商人的转变。他说他从没动过离开清华的念头,即便有人开出“天文数字”的年薪,挖他去其他公司时也是一样。“我觉得自己是个儒商。儒并非指一类人,而是一种的沉积,是清华精神、文化、传统的沉积”。 他紧接着谈到清华大学的八字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口气里带着几分崇敬甚至自豪。“自强不息就是凡事一定要做到最好,永争一流。厚德载物则是凡事以德为重,踏踏实实,不搞歪门邪道。”
![荣泳霖:我是儒商](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1533970591870.jpeg)
他提到8年前清华同方在中国上市时的一件事:那时,中国证监会还没取消企业职工内部股。职工可按照股票上市前夕每股1美元的价格购公司股票。但荣泳霖作为公司董事长,却一股都没有买。后来,上市后的同方股票曾达到每股10美元。“确实小小地培养了一批富翁”。荣泳霖他微笑着轻声说,有些对事业成功洋洋自得的味道,但又显得对利益全不上心。 谈到家史,他承认,他们家与同样发迹于无锡、后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史上赫赫有名的荣毅仁家有关系。但荣泳霖提到这段往事,却全无炫耀社交广阔的意思,而是想阐述另一层更深刻的道理:事事都要与时俱进。“事实上,我们这一宗在荣氏家族里面曾非常发达,甚至比荣毅仁他们那宗发展得好。但到后来,特别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我们便家道中落,而且落的很惨。因为毅仁先生他们家,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管理制度,吸收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而我们家仍固守着老旧的封建作坊和家族管理方式。这样,衰败也就成为必然。” 谈到自己正管理的企业,荣泳霖反复说:钱不是问题。我们不缺钱,但我们缺人才,缺管理经验。所以我们这次来美国,是带着具体的工作职位来的,想要招聘到优秀人才;是带着我们自己开发出的技术和项目来的,希望与美国企业合作,让事业与时俱进,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