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盛集团因占款遭到质疑的同时,宝硕股份(6.63,0.00,0.00%,吧)(今*ST宝硕(600155行情,股吧))和沧州化工(7.63,0.36,4.95%,吧)(今*ST沧化(600722行情,股吧))以及东盛科技之间错综复杂的三角担保问题也浮出水面。其中,东盛科技清查出未公告担保11.34亿元,占净资产的248.24%。 在面对被担保公司相继破产时,资金紧张的郭家学并未采取以破产逃避还款责任的做法。事实上,由于资金紧张,从2005年开始,郭家学便已先后转让了云南医药集团、丽珠集团、中国医药工业集团、河北东盛英华等多家公司的股权,损失惨重,其中,仅转让云南医药集团损失的市值就有近百亿元。 郭家学表示,东盛科技坚决不会走破产之路逃避责任。据他透露,2007年上半年,*ST沧化、*ST宝硕曾经与东盛科技一起开过几次会,会上,大家曾向他提出一起破产,但他当时在会上就拒绝了。后来,又有中介机构建议东盛科技走破产重整的路子,他再次坚决拒绝。“我当时资金那么紧张,完全可以采取破产的形式一破了之。但我做不出来,我不会这么不负责,给国家留下负担。”在采访过程中,郭家学几次坚定地表示:“我永远不会走破产这条路,凡是我承担了担保责任的,就一定会继续承担下去。我现在只希望求得债权银行的理解,给我们一些时间。截至目前,东盛科技大股东东盛集团已经为担保支付了近两亿元的赔偿。对于东盛科技对外担保造成的所有损失,东盛集团全部承担,绝对不让东盛科技的其他投资人受一分一毫的损失。” 不少熟悉资本市场的人说,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冤大头”就是郭家学,但郭家学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值得的。“如果遇见问题就破产逃避,就不要当企业家。企业破产以后,债权悬空了,职工饭碗也毁了,甚至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对员工、债权人和投资者来说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这两年虽然为给别人担保买了不少单,但我们在资本市场上为东盛确立了一个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形象,我们最终会得到资本市场的回报。”郭家学说。

最近,郭家学又进行了一次引发媒体质疑的资本运作———大手笔地斥资亿元将集团子企业同仁铝业的资产装入东盛科技,对此,“利益输送”之类的评价不断见诸报端。而郭家学认为,此举一方面为上市公司增加了盈利手段,另一方面恰恰体现了东盛的社会责任感。据他介绍,同仁铝业身处黄南藏族自治州,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从2003年开始,受大环境影响,同仁铝业开始亏损,每年亏损额达2000多万元,但为了保障员工利益和社会利益,东盛集团连续三年一直让该企业维持生产。直到2005年下半年实在撑不下去了,才与当地政府反复沟通后宣布停产,而就是停产期间,东盛也坚持为员工发放工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此非常感动。2007年4月,在国家民委、中国铝业(601600行情,股吧)(20.12,-0.73,-3.50%,吧)集团的支持下,同仁铝业正式成为中铝集团成员单位,享受成员企业待遇,进入东盛科技后,可望成为上市公司旗下旱涝保收的主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