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9年底,光大合计总资产达到1.3万亿元,全年合计实现税前利润208亿元,基本化解了历史包袱;主要企业光大银行经营业绩持续向好,资产总额达到1.2万亿元,全年实现税后净利润76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到1.25%,拨备覆盖率提升至195%,资本充足率保持在10%以上。
光大方面介绍,在过去的2009年,光大银行取得了成立17年来的最好业绩,弥补了历史亏损,五年来首次分红,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显然,经过改革重组,光大银行目前已经基本具备了上市条件。
按照唐双宁对光大银行改革“三大战役”的提法,光大银行改革的前两大战役已告捷,眼下唐双宁正带领他的团队向着第三役—上市进发。
事实上,2010年伊始,唐双宁就马不停蹄地忙于与同样能言善辩的投行谈判,为光大银行上市做最充分的准备。光大银行行长助理刘珺日前在长安俱乐部也向本报记者表示,光大银行今年应该可以在A股上市,暂不会在H股上市。
光大的IPO之路其实在2009年已经开启。
就在去年8月18日,光大旗下的光大证券(26.12,0.34,1.32%)继中信证券(28.13,0.26,0.93%)后成为7年来首家通过IPO上市的券商,这是光大改革重组的阶段性成果,历经三年磨砺,终于如愿以偿。
早在2006年,光大证券就成立了上市工作小组,而在提交IPO方案之前,光大证券曾有过借壳上市的计划,并多次“相亲”,包括宁波富达(8.81,0.03,0.34%)、轻纺城等,却难以修成正果,最后确定了IPO方式。
上市前夜,当记者问唐双宁,如何看待光大证券上市前市场大跌时,他引用了苏东坡的词句来表示要处乱不惊:“匹夫见辱,挺身而出,拔剑而起,此不足为勇也!”
从容与耐心总有回报,光大证券上市后业务很快更上一层楼,比如经纪业务,目前已拥有86家营业部,2010年1月获准新设5家,其中上海2家、广东2家、福建1家。而根据国信证券的调研,其投行业务方面已实现重点领域大项目突破公司保荐人数量较上市之前增加30%;有望成为融资融券第一批试点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光大集团的金融控股平台也渐渐实至名归。经过唐双宁这双神奇之手,光大集团会在完成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公司上市的基础上,通过兼并收购,扩大业务规模,形成银行、证券、保险皆备的局面。
而混业最担忧的是防火墙问题,唐双宁也早有打算,光大集团通过设立中国光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金融和实业之间建立了防火墙,通过成立光大金控资产管理公司,进一步充实了金融业务,提高了集团自身的“造血”功能;通过成立股权管理部和战略规划部,加强了金融控股集团的股权管理和战略规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