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越是这样的环境,自己感受到的压力越大。别人都在讲这样的一代长大以后会有问题,我一直害怕自己会出问题,所以一直不敢放任自流,而且尽可能比较努力一些。”汪延微笑着说。 汪延是和新浪一起成长起来的,他们一起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人事变动、互联网寒冬、财务危机,能走到今天实属不易。在对互联网的激情背后,现在的汪延显得更加理性和务实。 汪延在新浪永远极度地忙碌。他从来不是那种被全面认同的人,但他在目前的新浪无可替代。汪延说:“这是我毕业以后第一份工作,到今天为止,我所有的工作经验都是在新浪里学到的,我喜欢新浪,当然目前新浪也需要我。” 当谈及新浪下一步发展策略时,“我们要对新浪品牌进行再造。”汪延说这句话用了一种波澜不惊的语气,叙述了新浪作为一个品牌的未来。这时的汪延,赫然彰显着坚定的实干家与革新者的气质。 由于企业的历史和文化不同,中国三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股权结构不尽相同。搜狐CEO张朝阳拥有搜狐将近30%的股份,网易首席架构官丁磊持有网易40%左右的股份,惟有汪延在新浪的股份几乎是零。 外界一直在质疑新浪的这种股权结构,会不会降低管理层对于公司的忠诚和热情。但汪延认为,从新浪诞生的第一天起,投资人和经营者就是全然分开的,属于监管与被监管的两种不同身份。“两权分离”可能会在一家公司创业初期,显现出某种类似效率低下的弊端,但就长远而言,“两权分离”是势所必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汪延:零股权CEO](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1525078395735.jpeg)
“包括我在内的新浪高管都是职业经理人。新浪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我对新浪一往情深,但感情归感情,千万不要搞混淆;如果因此认为你和新浪有产权上的勾联,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在新浪,我没有任何股份,只有数目不多的期权。新浪不属于我,我不是它的所有者,它也不属于某一个人,新浪属于大家。”汪延很坦诚地说道。 如果汪延不能在赢利之后引领新浪再攀新高,甚至反而导致业绩严重下跌,那董事会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撤掉他这个CEO。“业绩数字说明一切、决定一切,我相信我不会只是一个过渡性的CEO,我会认认真真地做下去。”在汪延看来,企业的变革创新,成长壮大,都迫使职业经理人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我在新浪工作了8年,回想起来,最难忘的是回国创业的那几年。那时只有单纯的创业冲动和激情。”汪延说起这番话时,表情极具感染力。从大学毕业生到企业掌舵人,汪延的个人身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他对新浪的那份感情也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从当初的意气风发到现在的宠辱不惊,多了一些成熟和投入。 “我是拿新浪等同生命的重量来做的,”汪延说,“其实我对新浪的感情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一样,或者说是一个人与结婚多年的太太一样,那种相濡以沫是一种潜移默化、长期积累的感情。外人很容易看得到,但很难体会得到,因为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汪延谈起新浪来,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心中的欢悦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