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海尔发布《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将授予7名高管人员,42名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合计1771万股股票期权,占公司总股本的1.32%,该部分股票的来源为公司向受激励人员定向增发。行权价格定为10.88元。 行权时间为2009年年报公布后的四年内按10%、20%、30%、40%分四期行权,期权的有效期为自股票期权授权日起五年。行权业绩条件为:1、前一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2、以2008年净利润为固定基数,今后四年的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8%。 对此,中原证券认为,公司长期以来存在大量的内幕交易,公司董事会此次通过股权激励草案,极有可能是公司释放业绩的一个信号。 但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四季度以来,公司空调业务发生一定的困难,可能会给公司未来业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中原证券建议投资者谨慎关注。

13日,青岛海尔证券事务代表刘甲坤对记者表示,期权份额大幅减少的原因是,此次公布的只是首期激励方案,会有后续方案陆续出台。 首期激励对象有49人,包括董事长杨绵绵等公司高管7人,以及公司、子公司核心技术(业务)人员42人,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目前仍未出现在激励名单中。而7名高管将获得的期权份额占此次授予期权总数的34.07%,较原草案中14.78%高出不少。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告诉《财经》记者,2006年的股权激励方案出台后青岛海尔发生诸多高层人事变动,这次的安排可能是为取得上市公司与海尔集团之间的利益平衡。 新方案中,激励计划有效期由原来的七年缩至五年,激励对象按获授股票期权总量的10%、20%、30%、40%分四期行权。首个有效行权期为自授权日起12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起,至授权日起60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而行权须满足的业绩条件更高。第一个行权期时,前一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且公司2009年度经审计净利润较2008年度增长率达到或超过18%。这一规定,高于此前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0%、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的标准。 中投证券家电行业分析师袁浩然对记者表示,新草案的指标既较原先严格,又不失实现的可能性、可行性与现实性,这将有利于促进激励对象努力提高公司业绩。 2008年,青岛海尔净利润为7.68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72%。 根据公告,此次用于激励的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增发,行权资金全部以自筹方式解决,青岛海尔承诺不为激励对象行权提供贷款或其他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 青岛海尔的股权激励计划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06年12月25日,青岛海尔即公布董事会通过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此后迟迟未见股东大会批准与证监会核准。2008年8月25日,青岛海尔公告取消股权激励方案,原因为证监会颁布的《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1号》及《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2号》使方案的实施条件发生了变化。 此次公布的新方案尚须得到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和中国证监会审核无异议。 受此消息刺激,5月12日、13日青岛海尔股票走势明显强于大盘。12日,青岛海尔以10.65元的涨停价收盘;12日午盘收于11.50,上涨7.89%,而上证综指小幅上涨0.46%(世界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