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文/文
刚刚结束的第二轮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取得了多项成果,这些成果对中美经济乃至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美对话对跨国公司的发展也提供了很多机遇。专家认为,从中美经济对话的过程及结果看,将会为跨国公司营造更好的投资及贸易环境,有利于跨国公司发展。
合作仍是主旋律
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两国承诺将继续深化经济合作,促进强劲、平衡和可持续的全球增长,双方在财政货币和结构改革、贸易和投资以及金融市场稳定和改革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双方商定,将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鲁说,美国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就可以借此针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很多变相的歧视性措施,进行贸易保护。比如对所谓“倾销”的裁定,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可以以第三国的成本数据为依据,裁定中国出口产品“低于成本倾销”。这当然是不合理的。实际上常常是贸易保护的借口,使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后,这种情况会发生改变。现在在这些问题上达成共识,对中美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在这轮中美对话之前,一些经济学家和战略研究者进行了多方面预测,而最终结果出乎预料。比如多数预测认为人民币汇率问题将是本轮对话的一个重要议题,然而,在本轮对话中并没有多少内容涉及这个问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国际关系研究人员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已经今非昔比。金融危机过后,美-爱华网-国面临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美国政府和国会在解决这些问题中也需要中国的配合。在本轮对话中没有涉及敏感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反映了当前中美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同时,这也反映了在今后国际关系中,大国之间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经济问题将会是主流。
这位研究者认为,美国虽然作为头号经济大国,在此轮经济危机中也意识到加强同中国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未来国际关系中,大国之间的合作仍会是主旋律。贸易、汇率之间的摩擦和争执将会让位于合作。
此次对话最大的成果之一是,美国表态将会尽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一表态出乎研究者预料。同时在侧面也反映了美国希望同中国合作的态度。
对于中美对话达成的成果,重要的还是在于实际执行,尤其是美国表示将会很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结果,专家及企业界人士表示期待。但无论如何,中美第二轮对话对于有利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合作。无疑,这种合作有利于国际间的投资与贸易,这就为跨国经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际大环境。
自主创新战略并不影响跨国公司
在中美第二轮对话中,美国对中国的自主创新产品认定问题表示了高度关注。
美国商会会长托马斯.多诺霍说:“我表达了对中国政府采购中优先考虑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的担忧,这将导致美国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多诺霍又说:“美国在华企业对中国市场开放程度的担忧,已经达到10年以来的顶峰。”
2009年11月,中国科技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开展2009年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的通知》和《2009年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两个文件。按照这两个文件的规定,申报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资格的产品,必须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权益情况明确,产品使用的商标初始注册地在中国境内。一般认为,那些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应该很难达标。而根据2006年颁布的《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经认定的国家自主创新产品,将在政府采购、国家重大工程采购等财政性资金采购中优先购买”。
据有关媒体报道,今年4月份科技部等部委起草的《关于开展2010年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遭到了跨国公司的抵制。据报道引起外界高度关注的是,在这份最新的《征求意见稿》中,原先“认定条件”一条中有关必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aihuau.com两个要求项,被“依法在我国享有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许可使用权”和“依法在我国拥有产品注册商标专用权或使用权”所替代。
包括美国在内的科技公司对中国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的高度关注是可以理解的。但这项工作并非如一些跨国公司想像那样会损害其经济利益及市场竞争。
实际上,中国进行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的目的是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产品研究开发力度、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重视和提高产品质量、创造和形成更多的新品牌。
而更重要的是,在现实中目前政府采购的办公设备等物品,主要仍以国外品牌为主。据有关人士透露,通常政府采购中心会根据各个部门提出的具体要求,对相关采购产品进行招标。在实际招标过程中,有些客户往往觉得质量有保证,更加青睐于国外品牌,也会因此提出一些硬性指标,将国内品牌产品挡在门外。因此,国外厂商在政府采购中还占有很大优势。
显然,美国注意到了中国政府采购这块大市场,高度关注中国自主创新问题,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希望增加出口份额刺激经济发展。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说,在金融危机过后,美国希望更多地到中国投资及向中国销售更多的产品,但中国希望获得更多的高新技术。
这是中美双方存在的一个重要分歧。美国希望向中国出口更多的科技产品,而中国更需要的高新技术美国又进行了严格限制。|!---page split---| 从这次对话结果来看,中美之间这种分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美国表示将会重新考虑对一些高新技术的限制问题。 其中,在经济领域中达成:双方鼓励通过两国部门间经济对话机制深化双边经济合作与交流。包括通过中美科技联委会进一步讨论创新问题等。 有分析人员认为,关于自主创新问题,中美将会更多以对话的形式解决分歧。跨国公司也没有必要过度担心中国自主创新问题带来的冲击。 更良好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在中美此轮对话中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也达成了协议:双方承诺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的全球贸易和投资体系,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美方将在贸易救济调查中,认真考虑并给予提出“市场导向行业”申请的中国企业公正、合理的待遇,并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方对依法在华经营的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提供国民待遇。 双方重申继续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双方同意,成功的谈判将通过促进和保护投资,为双方投资者增强透明度和可预见性,支持双方对开放全球经济的承诺。 在投资审批方面,双方也达成了协议。中方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后已采取行动简化外商投资审批程序,美方对此感到鼓舞。在此基础上,中方承诺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透明度,缩小审批和核准的范围。美方确认,美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有关程序遵循透明和严格的法定时限,并承诺遵守这些规定。美方将继续努力,澄清包括关键定义和概念在内的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有关程序。 显然,这些协议对跨国公司投资及贸易将会营造更良好的社会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之间的协议不仅仅是针对美国企业,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措施适应于所有的跨国企业。 总之,第二轮中美对话对跨国公司来说有着更多的利好消息,有利于跨国公司在中国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