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直销巨头雅芳在中国市场的辉煌战绩,正因为涉嫌“贿赂”而蒙上阴影。雅芳公司相关人士证实,由于接到举报,指出雅芳在中国境内的经营机构有可能存在着与经营相关的“不适当的差旅费、招待费和其他费用”,相关行为有可能触犯了美国《反海外贿赂法》。雅芳总部在审计委员会的监督下,已对雅芳(中国)有限公司的商业行为展开内部调查。 据《世界企业家》[bossline.com]记者收集到的信息,有网友传雅芳此次的“贿赂门事件”是由商务部官员落马牵出。今年9月,商务部原外国投资管理司副司长、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邓湛,身陷商务部条法司巡视员郭京毅涉嫌受贿案,并被批捕。邓湛曾力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直销体系”,雅芳也正是在其任内获得了直销牌照。对此,雅芳全球企业传讯副总裁VictorBeaudet表示“不便发表评论。 然而,雅芳的这一自查行动,还是令各界对外商投资“潜规则”的关注再度升温。

在中国市场,雅芳以转型彻底著称。1998年为了整顿极为混乱的市场,中国政府对一切直销、传销行为颁布了“一刀切”式的禁令。此后,雅芳开始大力发展以专卖店为核心的销售网络。作为“中国式”直销的模板,雅芳在2005年超越竞争对手,成为中国官方批准的第一个直销试点企业。 “雅芳(中国)的贿赂门事件暴露的可能是行业‘潜规则’问题,接下来影响面会不会扩大,要视司法部门调查的深度和广度。”国内直销行业专家胡远江表示,“以直销牌照的方式管理直销业,令企业不得不通过特殊的公关方式寻找机会空间和利益空间。” 胡远江指出,外资企业中国市场管理层在建设中国市场时出现的“非直接市场费用”,往往在是与非的界定中与公司总部存在“文化差异”。 显然,雅芳美国总部在处理内部贿赂举报的方式时也颇具美国文化特色。据雅芳(中国)昨天的“主动揭露公司声明”称,该公司接到一项举报指公司在中国境内的经营机构有可能存在着与经营相关的不适当差旅费、招待费和其他费用,公司正在审计委员会的监督下,对雅芳(中国)做关于商业行为的内部调查。 雅芳(中国)公关部人士称,美国总部从6月份以来一直就举报内容调查中国业务,“目前仍处于调查初步阶段,尚未有任何可以披露的调查结果。” 而有接近雅芳(中国)的知情人士透露,雅芳美国总部此次调查的重点是,检视中国公司是否违反美国的《反海外腐败法》。为保证客观公正的调查结果,公司委派某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突击对雅芳(中国)的行政办公室进行了全面证据调查。 被业内视为雅芳竞争对手的安利,在雅芳事件上刻意保持了低调,安利中国区公关人士昨天只回应称,“继续观望”。